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性格十分特殊的人物,她粗鄙、愚蠢、颟顸、鲁莽、自私,好搬弄是非而自寻烦恼,常兴风作浪却淹没自己。赵姨娘性格的成因,除了与生俱来的禀赋因素之外,封建社会森严的妻妾制度和封建家庭内明争暗斗,房族之间、嫡庶之间以至父子、夫妇、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仇视、猜忌、诬陷与残杀,是其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论数e     
数e和其它数(例如正整数,分数以及数π等)一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现在以寻求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过程的规律来说明这一论点。 设某放射性元素质量为m_0,求经过时间t后所剩余的质量。物理学告诉我们,放射的速变υ是与元素当时所剩质量m成正比的,即:  相似文献   
33.
关中地区古代墓葬数量众多,依据葬者的身份,可分为帝王陵与陪葬墓,历代将相名人墓葬等类型。关中古代帝王陵的营造形式有"封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按建陵时间跨度分为华夏始祖陵寝、先秦王公陵、统一王朝帝陵和分裂割据政权王陵等类型,其地理分布具有片状、带状分布及点状散布等特点;陪葬墓主要依附帝王陵在特定区域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历代将相名人墓葬以散点状分布为主。影响关中古代陵墓选址及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一是都城区位,二是风水观念、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气势;三是墓主人籍贯;四是历史事件发生地与名人生前活动地。对关中地区绚烂丰富的古代陵寝文化与帝陵遗产资源,应该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研究,以便发挥其"古为今用"之效。  相似文献   
34.
李世忠 《广西教育》2015,(7):118-120,146
“春归”在宋词中,非仅指自然界春天之归来或离去,而是一个象喻意十分丰富的词汇。历经仕宦坎坷的词人,有以此意象比附仕途顺境之消逝者,有以其寓托政治生命中断后的悲愁与幽恨者,更有以之象喻国运衰颓并婉达于国家前途深重的忧患之情者。宋词幽约含蓄的抒情特色,在这一意象的使用中尽得展现。  相似文献   
35.
王安石词传情达意、吞吐心曲,不仅反映了作者忧怀国事、渴望君臣遇合的思想及其淡视政治穷达的操守,更深刻反映了他晚年遭罢相后的痛苦复杂的心境。  相似文献   
36.
欧阳修因参与范仲淹"庆历新政"而被指为革新派"朋党"。庆历五年,政敌罗织"盗甥"罪名,将他贬至滁州。贬滁期间的欧阳修心情痛苦、郁闷,此期创作的《醉翁亭记》,一方面透露着他蔑视打击、付毁誉于山林的不屈态度,另方面,也寄托着他遭遇人身污蔑及再次贬谪后,以放情于山林的姿态"娱文章"、遣苦闷、远世患的用意。本文的抒情内涵并非如...  相似文献   
37.
世界婚俗趣谈18世纪的墨西哥,新郎和新娘都要剃成光头,表示他们已步入成年,已经结婚。波斯的新娘骑马出嫁,陪她同去的伴娘手里高举一面镜子,表示新娘即将失去童贞。18世纪的英国,新娘的婆母在新娘的头顶上掰开一块面包以示给新人带来吉祥和幸福。波兰的新娘绕着...  相似文献   
38.
<正>新时期我国师德建设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动向,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师德建设的传统认知思维路线和单极认知理论没有得到根除,已经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论障碍和理论症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的多元文化价值格局对师德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文化桎梏和现实症结。  相似文献   
39.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一篇寄托遥深的作品,关于其抒情之旨,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本文表现了作者守滁时的悠闲自适.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认为:本文"和它的姊妹篇<丰乐亭记>都表现出当时士大夫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①一是认为本文在表现作者娱情山水情怀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40.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单从字句看并无甚难解处,然而察论者关于其主题的解读,却有不少分歧.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