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2009年,河南嵩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却成为中国申遗历程中的首次败绩。按照过去的经验,中国每次申报的项目在联合国最后评议中,几乎无可争议,但是,作为中原大地的嵩山,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打回,要求重新进行材料补充,等到来年巴西利亚第34届大会上重新审议。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国外专家对嵩山"天地之中"的提法无法接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基本科学常识,地球是圆形,何来"天地之中"?遗产专家们反复讨  相似文献   
62.
李小波 《科教文汇》2009,(9):F0002-F0002
本刊讯 2月16日省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和24日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会后,省交通厅高度重视,快速分办,并于2月25日召开建议和提案交办会,部署省公路局、省运管局、省地方海事局、厅质监站,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以及厅机关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厅办公室对办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3.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64.
日前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是上海市乃至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即打破僵化的统一高考制度,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包括招生考试方式从统一到多元,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最终建立具有多元、适切和自主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5.
66.
李小波 《大观周刊》2013,(8):168-168
信息论的观点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处于这一过程的始端,学生则处于终端,因此教育教学媒体主要是指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载体,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随着社会不断的日新月异,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更新.  相似文献   
67.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于少数社会楷模才能达到的高尚品德,存在要求过高的问题.德育目标定位应从强调"少数社会楷模具备的高尚道德"转变为"正直优先,兼顾高尚",这种定位的理论依据:一是伦理学中德性论和义务论的分歧,二是教育中优秀和合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68.
全纳教育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教育词汇,它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所有的学生,不排斥任何人,积极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英国全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发展较快,为了将全纳教育理念应用于学校的实践中,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编写出版了《全纳教育指南———促进学校中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全纳教育的理念和指南之目的该指南是由坎伯雷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派出的教授组成的全纳教育小组编写的,先后出版了三个版本。该指南的最大特色就是关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学校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参与。指南将全纳…  相似文献   
69.
四川省风景区经营体制改革及其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省在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出现了典型的“碧峰峡模式”和“四姑娘山现象”,风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给风景区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利益分割,景区管理,化整合及资源流失等方面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0.
让地理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中西大地观比较及其意义李小波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大小的测量已相当精确。据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八届全会推荐数据;赤道半径为6378140±5米,极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