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22.
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变也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利用资金补贴、税收减免、风险投资等手段,在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新技术产业化等创新的各个环节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给予大力扶持,有关部门在支  相似文献   
23.
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收获知识,感悟思想,积累经验。然而,如果把游戏仅仅当做活跃课堂氛围那也是不可取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在执教"找规律"一课中对学生所说一样:游戏,不只是用来玩的……周老师在这节课中的游戏给我们如何运  相似文献   
24.
如果"春蚕""蜡烛""守巢人"的意象表达不出教师的成长和幸福;"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概括不了教师全部的专业行为和职业信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桂冠映照不出教师的生活情趣和偶尔的迷茫困顿……那么多元时代"新型教师"还可以与"信仰""成长""魅力""情趣"等等走得更近。一、教育信仰:新型教师的"动力之源"有人曾问三个建筑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砌砖。"第二个回答:"挣钱。"第三个回答:"建造世  相似文献   
25.
非线性最优化方法是研究在众多解决变量间关系为非线性依存关系的问题的方案中,什么样的方案最优以及如何找出最优方案的一门科学.在实际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中存在大量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这些问题涉及的变量和因素越来越多,问题的规模越来越复杂,问题的非线性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6.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线性模型,可以在规划目标和现实生产力之间进行反复的计算以达到平衡.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科学核算﹑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等,并且可以达到统计﹑会计﹑业务三大核算的统一,从而满足企业科学管理﹑高效经营的现实需求.本文以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例,探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7.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一切技、战术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以一球、一分定成败的场次比比皆是.因此,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的投篮水平,提高命中率是每位教练员所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培养和提高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比阅读是训练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相关而义有所不同的涛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诗歌的比较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对比热点:  相似文献   
29.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样,巧妙的结尾则能达到“课虽终,意未尽”的境界。近日,听了一节“小数和复名数”课堂教学,教者精心设计的课尾练习.为全课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以来,围绕慧能“嗣法三偈”所展开的禅学和禅宗史研究,角度不同,见仁见智。文章对其中的代表性观点予以扼要的梳理,并认为包括“神秀偈”在内的四首偈子,与《坛经》中的传法故事,是慧能后人为“禅宗南宗”思想的发展需要而虚构的;“神秀偈”并没有如实反映出神秀的禅学思想;慧能“嗣法三偈”不是落于“有”,就是落于“空”,同样没能准确地把握住慧能超越二元对立的般若佛性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