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453篇
科学研究   13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01.
李飞 《中国教师》2009,(19):28-29
<正>"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教师,也需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一个国家要有他的民族精神,那是国魂;一支军队要有他的战斗精神,那是军魂;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精神,那是企业之魂;同  相似文献   
102.
李飞 《考试周刊》2009,(37):231-232
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问题。本文力图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在低温施工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沥青混凝土低温施工时保证压实度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4.
随着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省域内部城乡差异越来越明显,人口集聚现象越来越突出。安徽省辖16个地级城市,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化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差异明显。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城市的人口压力指数,并对安徽省各城市人口压力和人口流动比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口压力城市差异明显,省会合肥和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人口压力较小,皖西、皖北人口压力较高。人口压力越低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大、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小,人口压力较小;人口压力越高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小、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大。  相似文献   
105.
具体放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修改方式,在审查实践中,其审查原则和具体操作方式存在争议,造成审查执行标准的不一致。本文在对专利法以及审查指南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具体放弃的几种情况,对于采用具体放弃方式进行修改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立定跳远由于其技术动作简单,所需场地较小,易测试和练习,因此成为中小学达标测试的必测项目,也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通过立定跳远测试,能够了解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协调性、灵活性。在教与学的环节中,如果对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重视不够,忽视技术指导,学生的成绩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课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德育课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拟从德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提出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8.
罗源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在城乡中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实验员、实验室配置不全,仪器药品、实验材料和实验经费不足或缺乏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调查和研究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逻辑教学中的集合概念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集合概念的特征,揭示了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了识别集合概念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0.
听过许多老师上的看图说话课、看图作文课、看图学文课,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