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1.
间接帮助是体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能减轻学生学习时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增强时空感、加速掌握动作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间接帮助的生理机制、内容及其运用的阐述,以图对搞好体操教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来调查和研究福建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水平趋于和谐,但自我和谐的程度是不均衡的;大学生群体在自我和谐整体及三个子纬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差异;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及三个子纬度上表现出高度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灵活性纬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在自我和谐总水平上和自我的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两个子纬度上有高度显著差异;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水平及自我的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纬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自我的灵活性纬度上存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多年专业教学实践基础上,较系统地探讨体操教学能力的结构、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以及该能力的综合评价等,试图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系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跃  苏华 《职教论坛》2003,(6):53-53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课又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社会化的重要阵地。体育植根于健康,立足于健康,本应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但遗憾的是好多中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对体育课有严重的厌学心理,经常出现装病请假或对活动不感兴趣等现象。所以弄清学生厌学原因,学会一些教育疏导的方法,在提倡终身体育和实践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备课资料作者·背景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我国当代有影响的作家之一。1954年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了《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等多篇优秀作品。《七根火柴》最初发表于1958年6月号《人民文学》。这篇小说以其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情节紧凑、集中,篇幅短小精悍等特点,被人们誉为当代短篇小说中短而精的名篇。  相似文献   
16.
企业如何在今天精彩纷呈的商品时代取胜,仅仅依靠产品内在原始的原理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内在性能到外观以及人性化的舒适度等等全方位的高品质的提升才能使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林跃 《考试周刊》2010,(11):176-177
让时政热点真正走进历史与社会教学。这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又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论述了使时政热点切实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师:(出示ppt:苏轼《行香子·述怀》)苏轼叹道:"几时归去,做个闲人."他几次在诗文中自称"闲人",诗人笔下的"闲"到底包含了怎样的深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 师:初读课文,我们要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和停顿,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怀.(生按要求自读)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句的停顿有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9.
林跃 《江苏高教》2003,7(6):38-40
本文阐述了全国首次在江苏实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评估试点的全过程 ,对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对今后评估的模式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以学论教,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