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240篇
科学研究   397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3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相似文献   
32.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古文献学大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学入门书略解》之得失略陈管见。本文先从三个方面论述该书之优点,再从四个方面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然后得出结论:瑕不掩瑜,从总体而言,该书仍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学入门书指南。  相似文献   
33.
<正>今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省高温少雨,干旱突出,形成受灾范围广、受旱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的态势,是最近25年来旱情最为严重的一年。云南省档案局挂钩扶贫点——大理州巍山县龙街乡是一个贫困山区乡镇,地处黑惠江流域,辖区内水资源缺乏。龙街乡现有人口10850人,人均耕地不到2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64元,种植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今年气候反常,在遭受严重的雪灾后,进入4月份至今,全乡降水量仅为12毫米,干旱已经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都投入到抗旱保苗的紧张工作中,全乡已移栽的3216亩烤烟中有2120亩烟苗及其它部分农作物,因严重缺水而濒临干死。  相似文献   
34.
今年以来,每周三出版的《宜春广播电视报》在宜春地区售报亭出现热卖情景,售报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过两天,你就别想买到手了。”这是今非昔比的变化,创刊12年的《宜春广播电视报》一直以导视、导听服务读者。随着都市报和晚报的兴起,《宜春广播电视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由于与竞争媒体差异不明显,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弱.发行量陷入下降的困境。怎么从困境中奋起?  相似文献   
35.
文学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把握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清朝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进行比较,指出译文在文化因素的把握处理方面有几个值得再加斟酌之处,并予以分析说明,以期在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能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及更为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36.
高职院校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肩负育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和水平,从而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7.
38.
宋代梁灏高年夺魁一事因被编入《三字经》而广为流传,梁灏也因此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征之史实,此事不过是以讹传讹。今存以梁灏晚达为题材的戏剧有《不伏老》、《题塔记》和《青袍记》等数种。前二者的改编体现了鲜明的文人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青袍记》则增添诸多神异情节,旨在宣扬命定观念,凸显了更为浓厚的世俗化倾向。《青袍记》在民间的盛演影响了梁灏故事的发展方向,使其内涵及审美取向从文人情怀向着民间趣味转化。  相似文献   
39.
一、引言出现"懂而不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给的解法技巧性太强,不是题目自然而然的解法.那么怎样的解法才是自然的解法?文[1]指出:自然的解法就是从题目条件出发,每一步跨度不大,容易想到,易于理解.不过判断一个解法是否自然,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因为自然与否,和解题者本身的素养有很大关系,比如掌握案例的多少,联想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难以一概而论,就好比"显然易见"一样,在你看来是显然的,可能别人要想半天.下面笔者结合解题教学中的几个片断,就所教学生具体情况谈谈教学中关于自然解法的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40.
欧春燕 《广西教育》2014,(16):35-36
正"富贾,可为吾友乎""安能辨我是雌雄""甚累,不复爱也"……这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网络流行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女汉子"和"累不觉爱"的文言版。近段时间,此类"白话文"转变为"文言文"的段子十分流行,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刮起了一股"最炫文言风"。对此现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文言的回归",反映了人们开始亲近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贬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网络现象而已,类似于"恶搞",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折射了现代语言的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