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又与我们相逢了。出土的草儿、绽开的花儿、低飞的燕子、丁冬的山泉让同学们为之欢欣鼓舞,当然肯定也勾起了不少同学的写作欲望。不过,别急,我们先来看看古今文人笔下的春天:  相似文献   
42.
杭州西湖宛如一座仙境般的大花园。她的美丽风姿,自古以来就赢得人们的倾心和赞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当岩他离开杭州时,再度抒发出依依惜别之情;”处  相似文献   
43.
科学看电视     
平时,大部分家长对电视都严格管理着,同学们看的时间可能非常有限。但随着暑假的到来,家长们大多数都会“解禁”,这便使许多同学在假期间守着电视流连忘返,因此假期过后因看电视时间过长而出现各种诸如眼花、暂时性失眠、食欲不振、多梦、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又称“电视病”。因此在暑假来临前有必要提醒同学:看电视一定要看得科学。  相似文献   
44.
在教学过程中 ,绝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所做的题目有错。查阅有关资料 ,“×”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了“×” ,通常如下几种原因 :确实不会做 ;粗心大意造成 ;不解题意所致 ;还有的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 ,学生拿到作业本 ,看到“ ”号感觉还不错 ,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差生作业中布满了“×” ,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 ,学生可能确实会感到无路可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为“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 :一、可以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45.
我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定位为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 ,以传授知识为手段 ,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以发展个性为特色的新模式 ,培养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复合型、运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6.
毛国永 《教学月刊》2007,(12):37-39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通过多起点、多方位、多层次、多结局地思考和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对拓宽学生的思路,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多角度地进行研究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  相似文献   
47.
“和”的读音很多,平常我们用得最多的读音是(he)。此外,“和”还有其他几种读音,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1.和(he),(1)指温和,不猛烈:和颜悦色。(2)协调、亲睦:和谐、和美。(3)争端平息:和解、  相似文献   
48.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传统的、逻辑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它善于从相反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迅速转移到另一思路,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重大的发明都运用了逆向思维.例如,法拉第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萌发了“磁能否生电”的想法,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49.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出现了新的面貌:教师方面: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一年级老师,经常谈些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今后……”“学生喜欢……不喜欢……”的话题。教师从关注  相似文献   
50.
“你”是谁     
代词“你”一般表示谈话的对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你”字经常用到,可你知道“你”是谁吗?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对对方的称呼如: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