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优质人才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有效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强化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展选优评估工作的设想,并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性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选优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2.
在英语阅读中,我们常会碰到生词。生词处理技巧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33.
大学学生管理制度既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又对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必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大学学生管理制度在实现学校组织的教育性,体现学生自主管理,奖励导向以及民主化管理等全方位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了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形成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4.
高等工程教育是应用技术教育.应以“实用”为其办学思想,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而这恰恰是我国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欠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质即如何重构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35.
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文化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以土地为基础、以家族为核心的封闭内向型“农业宗法”式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国民族化迥异于其他民族化的特质。这种化特质是中国传统爱国主义形成的“化土壤”。它在自然现上,强调“天人合一”;在政治现上,强调“大一统”;在伦理现上,强调“群体意识”;在历史观上,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在民族性格方面,主张责刚尊阳。这些特质对中国传统爱国主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中国传统化封闭、狭隘、保守的一面,也导致中国传统爱国主义范围上的狭隘性、内容上的单一性和形式上的盲目性,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继承和发展其积极影响,批判和克服其消极影响,是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试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探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及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汪建华 《考试周刊》2009,(23):159-159
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不能厚此薄彼。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同时还应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应当面对全体、优化教学、强化师德、锻铸师魂。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系统和高校内部评估系统的发展现状,从评估内容出发比较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教育评估机构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提出了外部教育评估机构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建议:共享评估专家、共同开展教育评估研究、互派人员交流学习、评估项目二次委托等。外部教育评估机构通过指导高校内部评估组织的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高校自我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9.
为了加强农村税费改革中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中形成的档案不受损失,近日,中共大冶市委办公室、大冶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在全市农村税费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0.
国外失业保障制度和经验对完善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给经济带来的困扰,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有效的失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失业预防、失业补救和失业保险等多元功能的失业保障制度。但这些制度仍不能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