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2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关于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杨澄甫先生根据祖传家学,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阐述很详细。这篇文章首先发表在陈微明编著的《太极拳术》一书中(19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以后有关书籍多有转载。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篇口述的论文不但被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奉为经典性论说,而且也受到其他各流派太极拳学者的普遍重视。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出于对“武术权威”的迷信,而是因为这篇言简意赅的论述,包含着杨氏祖孙三代长期锻炼和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2.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种拳术套路时,往往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拳谱中的术式名称。拳谱对于拳家和学拳者的重要性,与曲谱或画谱对于音乐家、画家以及习艺者的重要作用是并无二致的。传统拳术套路的术式名称,基本上可归纳为模拟类和动作类两大类。模拟类是一些仿效动植物、自然界,或人物、典故等形象化的名称,例如:太极拳的“白鹤亮  相似文献   
33.
(0)无极桩 属阴阳合德,动静未分之桩。真气内收,神不外驰,精不妄伤,气不轻浮。真相不露,以静待动,其攻守之意存乎一心。劲主柔,形为合,架式为高桩。因此式适用于养气延年,故又名“养气桩”。此式旨在集意凝神,安定心神,所以又称“安神桩”。 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两精结合形成生命时,形成先天之神,后天则依赖水谷之精气不断滋养,才能使神生化不息。  相似文献   
34.
隋代导引七段功图说沈寿(续上期)第三段[题名]拓捺[功别]导引功[原文]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①,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②。极势③,上下来去④,换易四七⑤。去⑥内风、两井⑦内冷血、两掖⑧筋脉挛急⑨。(原载于《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病诸候(上)...  相似文献   
35.
隋代导引七段功图说沈寿(续上期)第六段[题名]推掌[功别]导引功[原文]手前后递①互拓②,极势三七。(按:原文下接第七段功。)[注释]①递:轮流,顺次。②互拓:交错推托。[今择]两手前后依次递送、交错推托(图6),极力做21次。[浅解]第六、第七段功...  相似文献   
36.
近几年来体育史学界开展了关于庄子养生思想的研究和争鸣,《成都体院学报》编辑部嘱意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这对我来说,显然是一个难题。不过,我还是乐于接受这一任务,并愿作为一个小学生,向体育史学界的各位老师学习,也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一、出现分岐看法是正常的《体育之研究·释体育》说:“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东西之所明者不一:庄子效法于庖丁,仲尼取资于射御;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日本则有武士  相似文献   
37.
中华武术散手、推手的溯源与释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武术,古称“武艺”,素有“十八般武艺”之说。1947年版《辞海》说:“我国近称国内原有之武艺日‘国术’,亦称‘国技’,所以别于外来之武术而言。其研究技击之机关有国术馆”。解放后,始又统称“武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俗称武术技艺为“功夫”。因之,“功夫”也就成了武术的别名。现在世界各国也往往称中国武术为“功夫”。近几年国外新版的英、法、德、日文辞典,都相继收入  相似文献   
38.
近几年来,我们对连写在《导引图》整幅长帛上的两篇佚文、一份图谱,作了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后,借以抛砖引玉,谨请读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39.
1982年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竞赛内容包括武术散手和太极推手等两大项目.把太极推手列为全国武术对抗竞赛项目之一,促进和提高了各地太极推手爱好者的技艺水平.长久以来,由于太极推手运动向着单纯的  相似文献   
40.
(一) 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内家拳就一度流行于浙江宁波,其中以张松溪最为著名。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说:“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起于宋……。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在其所拟写的《王征南墓志》中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