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DIO工程教育模式:误解的澄明与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DIO是近年来工程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工程教育模式。它试图通过变革学生的求知方式,破解长期横亘于工程教育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二元对立的跨世纪难题。然而,在改革试点过程中,这种模式常被误解为问题教学、项目教学、典型产品组织教学、做中学等,从而使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降格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风险。为此,改革者需要坚持科学正确的认识,使这一模式在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2.
风险态度与投资组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和平 《预测》2001,20(2):60-64
本文从风险态度的定义出发,对尹敬东先生的结果进行了讨论,重新分析了风险偏好条件下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并指出尹先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63.
无论区域教育改革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始终是理论和实践聚焦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得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关系问题被广为关注。本刊刊发一组从区域教育改革的校际均衡、体制均衡、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等不同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如何在区域内实现的文章,以期能够引发读者对如何理解均衡发展的实质、如何通过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4.
近来,五道杠少年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这一事件渐以平息,但由此引发的对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官秩现象的文化溯源与反思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官秩主要有三个序列:一是以思想教育与管理为主的序列,在小学与初中低年级有少先队组织,其干部队伍依次是小队长、中队  相似文献   
65.
举手发言并不单纯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体现,而且是一个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身心发展,深入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教学机智的问题。身体是灵魂最好的图画身体是我们指向事物存在的中介,它可以显示出生存的状态。身体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领会"世界。社会学家特纳说过,"身体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场所,任由各种社会信息铭刻其上,而是社会本体论的积极要素。身体是一种感觉性-实践性的行动因子,形塑着文化,生产着文化"。这一观点打通了心  相似文献   
66.
在严格的卫生标准制度下,我国中小学的班级卫生事务已经超越了清洁活动的目的 与范畴,逐渐行政化与结构化.劳动工具、卫生行为及检查制度构成了一整套劳动实践的符码体系.符码化的班级卫生活动具有工具论倾向,追求的是外在的功利价值.劳动目的 的外化造成的后果是班级卫生活动成为一种任务式的被动劳动.行政化的卫生活动尚待转变成一种享受劳动乐趣的"自由劳动",继而培养学生主动的劳动惯习以及对劳动教育价值的体认.  相似文献   
67.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重新确立课程与权力、化的关系.以不断适应人与社会对课程的期待。权力、化影响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的选定,知识转型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式的变革.它们三共同制约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黄石理工学院高级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情况,以我院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职员工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他们的身心状况、体育意识、锻炼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院教职员工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育意识不强,兴趣不高;体育锻炼人数少、投入少、项目单一、场地缺乏,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体育锻炼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9.
熊和平 《教育科学》2005,21(3):36-39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科学、教育学与人的关系,是纠缠我国当代教育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科学主义思潮确立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以来,科学逐渐被狭义化为自然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套知识系统。而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被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教育学的科学化,使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变得卑微起来。人在密布且精细的科学程序中被围困,为科学所负累。教育学研究近乎等同于教育科学研究。不难判读,我国当代主流的《教育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及其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学术论域甚至语法规则,都浸染着科学主义色彩。人在教育学中行将消匿,为了使人在教育学中体面地出场,《教育学》亟待重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