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8年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平均偏效应模型以及交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历时变化。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达标率从2011年的16.91%提升至2018年的48.65%,且同时呈现出同增长性与差异增大性;年龄、婚姻特征的影响程度增加,户籍、地域特征的影响程度减小;老年群体身体活动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性别、教育以及户籍的分化。并以此提出建议:一要重视老年人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提供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二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三要根据区域地域差异化特征,进一步重视和引导城区中东部老年人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了水工建筑物冻胀现象和冻害产生的原因及破坏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相似文献   
34.
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终于把古文《陈涉世家》与《唐雎不辱使命》讲完。看着学生那茫然、疲惫的苦瓜脸,我无奈的安慰道:下一篇《隆中对》是自读篇目,你们可以放松一下了。唉,又是古文。我以为自读篇目学生会轻松、高兴些,谁知还是一片叹气声。老师,既然是自读课,干脆让我们学生上讲台过把老师瘾吧。让你们上讲台?我愕然,但想到前几年,海南电视台开了一档节目叫敢敢过把瘾,使许多普通人得以上电视表演过把明星瘾,深受观众喜欢。中央台的星光大道节目,让许多平常观众成了明星。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上讲台当回老师呢?行!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  相似文献   
35.
对湖南省株洲市209名3~6岁学龄前儿童展开横断面调查,通过加速度计测量24 h活动,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问卷父母版评估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水平,运用成分数据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24 h活动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24 h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与执行功能的预期变化。结果显示:(1)MV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负相关(β1((4))=-5.45, P=0.03), L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也呈显著负相关(β1((4))=-10.67,P<0.001),睡眠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正相关(β1((4))=15.30,P<0.001),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无相关性。(2)15 min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变化显示,MVPA替换其他活动行为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均显著下降,反之则上升,且MVPA与其他3种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对执行功能的等时替代效益具有不对称性;在所有替代中...  相似文献   
3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从个体、人际、社区、组织及政策五个方面对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老年人身体活动促进现实困境: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身体活动主动性不足;老年人社会支持不足,正式支持力量微弱;社区不同建设时序标准不一,社区资源配置不当;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足,老年体育服务质量水平低;早期老年体育政策可操作性弱,新政策实施进展缓慢。推进路径: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增加主动性身体活动;强化正式支持,形成执行、协作、考核长效机制;加强基层老年体育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管理;优化社区建成环境布局,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促进新指南实施与普及。  相似文献   
37.
既往探讨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生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益。以骨骼肌为外周靶点,结合运动干预的影响,全面总结骨骼肌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出促进脑健康切实可行的运动干预策略。综述发现,运动时骨骼肌通过内分泌、能量代谢和抗炎等途径与大脑建立分子联系,是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主要作用途径;运动时骨骼肌能产生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鸢尾素、组织蛋白酶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瘦素、脂联素等肌细胞因子,这些肌细胞因子以激素的形式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时骨骼肌会产生大量能量代谢产物,其中乳酸和α-酮戊二酸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作为抗炎器官为机体创造良好的抗炎环境,通过诱导外周抗炎效应,缓解神经炎症,产生神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8.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马拉松会引起心脏发生离心性肥大,心房和心室腔体积均会增大,提升心脏功能。一次马拉松运动后,心房和左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这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2)尽管马拉松与冠状动脉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3)马拉松诱导的循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4)马拉松运动猝死的风险较低,多数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和参赛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  相似文献   
39.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物质的溶解过程,化学平衡等),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感到难于理解。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食盐溶于水,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溶解过程,可清晰地把NaCl晶体的溶解过程展示给学生。首先在画面上出现一杯水,要看见水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从结构上要看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40.
理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着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气候的严峻挑战。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观念落后,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不足,整体还处于要我安全的发展低级阶段,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仔细分析了上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