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4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论社会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体育的所指,是相对“国家体育”而言的。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天处于国家与社会不断走向分化的新时期,正是这一弱政府、强社会的时代发展趋势,赋予了世界体育发展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化;同时,也为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兴起,提供节深厚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42.
第27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失利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第27届奥运会中国篮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淅,是中国男每时每刻发展长期坚持“以大打大”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当中国男篮已经完成“结构必调整”的今天,应放弃传统的“局部性区域战术配合”,选择美国NBA的“全方位个人技术配合”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关注人生的意义、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中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换名话讲,只有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化意义,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  相似文献   
44.
市场经济下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计划经济时期以来,体育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统一,重视“专才”而忽视“通才”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体育院校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当今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体育院校应依时而变,培养模式由“市场型导向”走向“适应型导向”.  相似文献   
45.
西藏自治区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西藏自治区选取藏北的那曲地区、藏南的山南地区和拉萨市作为样点,围绕体育意识,体育消费,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场所,以及制约当地体育发展的因素和群众对体育活动现状满意度等问题进行调研,并据此提出规划西藏自治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建议和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6.
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3,自引:6,他引:87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对健康概念有深刻的认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虽突破了健康的传统医学模式,拓展了健康的认识空间,但也只限于笼统地提出了健康概念的三维认识框架,有必要历史地考究健康概念的演进与拓展,揭示健康三维认识厚重的社会背景和深沉的人文内涵.然后,在健康的理念下,具体探讨学校体育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47.
再论比较体育的学科完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比较体育学科体系进行论述。认为:比较体育以国家为比较对象的最小单元,而区别于“体育比较”;比较体育的“比较”不限于研究方法的限定,而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性质;比较体育是多维认识空间的系统比较,是多元价值取向的模式探求  相似文献   
48.
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体育院校改革重新定位的思路,以及重新定位必要的前提和依据。重新定位后的体育院校必须转变现行办学模式,将主要服务于教育转变为主要服务于体育,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实施“两个战略”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9.
中共中央今年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我院是全国首批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最近,四川省明确体育学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的“优长学科”。我们应当根据中央和四川省的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国体育实际,大力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体育事业更大的发展。为此,本刊组织了我院部分专家学者以笔谈形式.交流研讨关于贯彻《意见》精神,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以飨作者。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神经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论证了脑在心理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对脑皮质多层构成或和脑皮质三级皮质区划分的阐述,研究了运动训练与个体大脑皮质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