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现象描述与错因的调查: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生调研测试。一年级有一道题目:8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10、5、18。检测的正确率为100%。六年级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23和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选项有:12、43、65。检测的正确率为72%。就这个问题我同六年级老师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两方面的答案:一种解释是学生的知识增加了,思维能力却倒退了。另一种解释是高年级的学生思维越来越复杂,考虑的越多,反而越不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又找来几个出错的六年级同学了解了他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同年级教师普遍反映,对于一位数在前、整十数在后的加法算式,学生错误率相对较高。比如:7+30=73、4+50=45等。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得出原因:有些学生把上面两道算式看成70+3=73、40+5=45,导致计算结果有误;也有学生受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在前)的加法算式的影响,比如:30+7=37,40+3=43,从而得出错误结果。找到原因后,再作深入分析,发现第一种错误主要是由低年级学生知觉的模糊性与不精确性所导致。而第二种错误,其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学生对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在前)的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是从知识到知识。例如,公倍数的概念是"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学习过程就是由倍数的概念拓展到公倍数的概念。采取这样的编排方式势必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教师也无法根据教材引领学生深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理所当然,"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关注学生思维"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思维。而"关注学生的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下面的三点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求知欲,即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设置明确可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作弊,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就有。现有的各种考试中,也屡见不鲜。有考试就有作弊,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但各种考试中,由于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因此作弊的特点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如成人高考的主要作弊是替考,今年抓住明年再来,一次抓不住就解决了学籍问题。自考作弊的特点也很明显,替考的相对较少,主要是考场里夹带资料,替考主要集中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少数几门实在过不了的课程。了解分析自考作弊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制止、防范直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