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空间研究"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列斐伏尔、福柯、布迪厄、吉登斯以及哈维和苏贾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问题展开论述,使"空间研究"逐步进入社会学思想的核心。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对于武术社会空间的研究构想,探讨与剖析武术存在、发展的社会空间。指出:武术的实践空间可以描述为武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实践逻辑上表现为"武术生产"与"武术消费"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空间系统中,武术发展的实践空间体现为:武术的政治化生产与消费、武术的教育化生产与消费、武术的大众化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82.
2009年浙江与台湾高考语文试卷有同有异。两地试卷题型基本一致,对语文能力考核的范围大致相当,都注重读写能力的考核,但对具体试题类型,语文能力考核的重心和形式以及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重视不同。台湾高考语文的命题对浙江有如下启示:拓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范围:明确阅读材料的考核目的等。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Bernoulli微分方程的通解、积分因子,进而讨论了可化为Bernoulli方程的两类方程,并给了积分方程中的Bernoulli方程和它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行后,人们普遍予以高度评价,尤其体现在"创新与突破"、"结构与特点"、"背景与依据"、"意义与影响"诸方面。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对课标修订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明确适用对象,课标不需再解读;术语应明确,表述应更具有中国语文味;考虑应全面,前后应照应;应更多地体现母语教育特点;信息技术应融入语文课程的各个方面;应考虑"标准"的能力层级,出版课标的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85.
对于非线性Riccati微分方程,关于它的通解有着几个比较重要的结论.这里给出几个相关的结论,并附以证明.  相似文献   
86.
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字的能力。张志公先生认为:“学语言,学字,都有规律可循。弄清这些规律,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于语实践,可以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因此,“既是语课,就应该进行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能力,这是这门课无可推卸的责任”。新课标则指出:“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前重“训练”,后重“实践”,但二都强调运用规律。立足语教学,如何看待这种重点的转移呢?  相似文献   
87.
文章通过对我国大陆2003年与我国台湾2004年的高中语文“文化类”选修课程的比较.阐明了各自的特点与其异同,进而探讨了台湾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对大陆语文课程建设的启示:课程文件的名称由“标准”改为“纲要”;独立编制选修课程标准;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增加对教学评价方式的阐释;进一步细化对教材编写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88.
设函数 f(x)=x (1/x),x∈(0,1),易知函数 f(x)在(0,1)上是下凸函数,由下凸函数的性质有:当 x_1,x_2∈(0,1)时,f(x_1) f(x_2)≥f((x_1 x_2)/2) ①当且仅当 x_1=x_2时取等号.对于下凸函数 f(x)x 1/x,我们给出以  相似文献   
89.
我们已经知道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a,b,c都是整数,且(a,b)=1)的通解可由公式x=x0+bt y=y0-at(t是整数)来表示,而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a1x+b1y+c1z=d1, a2x+b2y+c2z=d2(ai、bi、ci都是整数,且(ai、bi、ci)=1,i=1,2)的通解是什么?通过探讨,得到如下定理:  相似文献   
90.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建 《继续教育》2007,21(5):50-51
心理健康是德育工作目标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