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以美国为首的少部分国家和个别国际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行了抵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为进行批驳。认为在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纠葛中,抵制奥运会有其历史图景与复杂面向。抵制北京冬奥会是对奥运会组织规则无知的表现,折射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与人权组织试图将体育政治化的无能与无奈,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伤害了奥运会各方利益,加剧了国际分裂格局,无法达到抵制效果。中国应该全力办好北京冬奥会,彰显人权民主进步局面,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最终化解遭受无端抵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62.
"孙杨案"的沸沸扬扬、俄罗斯系统性使用兴奋剂事件的诡谲波澜,都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角色加以凸显。Palgrave Macmillan集团即将出版的预印本著作《公共价值的捍卫者》中,Maarten van Bottenburg等对WADA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为认识全球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及洞悉WADA的组织使命、改革发展等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Maarten等认为,WADA能够践行其全球反兴奋剂的使命,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其作为混合型组织,其可以协调多方利益、最大化地保持组织的动态平衡性。其次,依靠精准的活动抓手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WADA树立了在全球反兴奋剂工作中的权威性。再次,其具有强大的组织领导力、乐于奉献的组织文化和精干的人力资源架构。  相似文献   
63.
基于"展示政治"的理论视角,分析平昌冬奥会通过公共文本、公共空间、公开仪式、视觉符号、民间社团等载体所展示的政治意涵,并通过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平昌冬奥会展示政治内容的报道来考察其政治传播的媒介效果,分析西方主流媒体评价奥运会政治传播的方式和惯习。据此提出北京冬奥会政治传播的理念、行为和受众策略:以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引领冬奥会政治传播;延伸公共政策和公共空间的政治展示功能;将硬性政治诉求柔性展示的公开仪式;主动引导、分类疏导民间社会的政治表达;关注与东道主有政治文化争议国家的相关展示政治行为;强调受众的体验和参与。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体育明星及其代言商业品牌的双赢局面,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明星品牌代言活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明星品牌代言面临竞技体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明星与品牌关联性的缺失、明星道德行为的失范、体制与法律规范的滞后等风险,提出了事前控制风险的应对方案和事后危机公关的反应机制等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探究体育明星婚恋行为的现状及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体育明星由于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使其在择偶方面优于普通人,然而特殊的职业特性造成体育明星在择偶方面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加强婚恋知识学习、严肃婚姻价值观、体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教育、来自家庭与朋友的社会支持、创造有利于体育明星婚恋的舆论环境是提升体育明星婚恋行为质量与层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6.
社交媒介的兴起改变了奥运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国内外学界敏感地捕捉到奥运会与社交媒介间的关系转变,并对二者在关系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探究。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述评,对社交媒介与奥运会联姻的背景进行解析,认为媒介技术的革新、受众媒介消费行为的转变以及国际奥委会的选择性变革是促使二者联姻的内在动因;认为传统媒介的作用式微与角色重塑、传播内容的文化表征与多元解读、社交奥运的传播特征与策略创新、奥运媒介的传播失范与理论探源、社交媒介中的舆论张力与危机应对等为研究的主要论域;认为未来相关议题的探讨应关注奥运传播的理念变革与体系建构、奥林匹克主义的媒介表达与数字传播、对外传播的叙事困境与路径选择和奥运传播的伦理重塑与矛盾消解。  相似文献   
67.
线上马拉松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时空束缚,推动了我国马拉松事业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线上马拉松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研究表明线上马拉松赛事具有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超时空性、数字化、交互性等特征,但同时存在赛事认可度低、安全保障不足和参赛体验差等方面的挑战。建议未来探索“线上+线下”的马拉松发展模式,强化市场监管和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以期促进体育强国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8.
北京冬奥精神是北京冬奥会孕育而生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的生成基础、内涵意蕴、价值导向和践行方略进行学理厘析。研究认为,北京冬奥精神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引领下,传承建党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实践中培育的精神力量;胸怀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信开放的包容兼蓄精神、迎难而上的实干攻坚精神、追求卓越的砥砺创新精神、共创未来的使命担当精神是其基本内涵;具有增强大众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社会其他行业变革创新、助力民族复兴伟大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价值;北京冬奥精神的践行应在鼓励研究论述、深化价值认同、加强舆论引导、传承冬奥遗产、创新践行路径中展开。  相似文献   
6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该计划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奥林匹克2020议程》等作为制订背景;北京冬奥组委将“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可持续办奥理念贯彻于整个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当中;制定的计划对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并对未来奥运赛事举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