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科学决策我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投资和航线开辟,基于海运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沿线港口分布特点和港口失效后网络效率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班轮运输连通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沿线各国的连通程度及其变化幅度;从海洋地理视角研究沿线各重要海峡对海运网络连通性的影响。研究显示: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端及中间的中国、欧洲和新加坡的港口节点度较高,而其他区段的东南亚、非洲港口节点度较低;网络的连通性在面对蓄意攻击时十分脆弱;尽管中国及欧洲各国的连通指数较高,且增长较快,但沿线国家的连通指数普遍较低且增长缓慢;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干线通道是影响连通性的软肋。  相似文献   
12.
王诺 《兰台世界》2007,(6X):63-64
孝悌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基础。同时,孝悌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之基础,即家庭主义的根本。孝悌的价值,有伦理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生态批评的美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78年"生态批评"被正式提出之时,生态批评家就呼吁要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和生态美学体系。生态批评不仅在思想意识方面有自己的特性,而且在审美和艺术表现评判方面也有独特的、与其他批评不同的标准。形成这种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标准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批评以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本文试图阐述生态审美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审美的主要差异,并提出生态批评的三个主要的美学原则。从审美目的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一原则是自然性原则;从审美视域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二原则是整体性原则;从审美方法来看,生态审美的第三原则是交融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孝悌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基础,同时,孝悌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之基础,即家庭主义的根本.孝悌的价值,有伦理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读哈佛     
对独立思想的鼓励和培养,是哈佛大学的教育之本。每一个新生入学时拿到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都在非常显著的地方,用加大加粗的字体甚至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  相似文献   
16.
王诺  李闯 《华章》2007,(12):150-150
随着近几年入警大学生队伍的日益壮大,大学生警官心理挫折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保证武警部队全面建设的一个新的课题,要减轻和消除这个群体的心理挫折问题,应首先了解成因并从促使转换角色、加强指导帮助、提出合理的要求、引导认识自我四方面入手,全面调动大学生警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抄袭、剽窃、考场作弊,是美国高等院校经常出现的现象。学术欺诈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严峻挑战。于是,一个维护学术诚信的浪潮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读本》(1996年)是国际学界第一本生态批评研究资料汇编,是公认的生态批评入门参考书。这本书对生态批评的基本思想、主要术语和批评规范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生态批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批评的界定、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和生态责任是这部资料汇编所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刘备成功地满足“关键员工”的需求,创造出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一大批“敬业员工”(Engaged Staff)。并且,还成功地实现了员工敬业态度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