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类社会历史与逻辑演进历程表明:社会和谐的实现以人的劳动能力同等为基点。为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同等创造条件,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22.
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 ,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蓬勃发展中的高职教育 ,特别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对“两课”实施改革 ,形成特色教学。“两课”应实现从“四个一”教学到特色教学模式的转变 ,拓展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3.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表达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的渠道;重树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形象,以形成自树树人的良性人格影响与塑造机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24.
和合文化贯穿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充分挖掘和合文化的积极因素,以规避市场经济机制的消极效应。这要求:树立尊重多样性的世界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正视差异性、体现包容性的人生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确立主导性文化的价值观,建设具有现代性的和谐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5.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并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26.
董仲舒君子思想以对天性的洞明而展开,为君子人格的挺立奠定了至上性的先天根基。君子在“本天元”的生命复归中,于元之生生境域,承元之正,守元之仁,在“知仁谊”与“重礼节”的程式中,径入“安处善”与“乐循理”之境,逻辑上型塑了道德完美主义的君子主体人格,从而潜在地为庶民人格培育提供了范式与诱导。在天元涵摄中,君子品质复归于生命之本真,体悟生命原态的安然与自适,同时客观上导引社会渐次趋于整体良序。由是,董仲舒“天性”君子论自然具备了王道意涵。  相似文献   
27.
理解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必须深入到《哥达纲领批判》的逻辑语境之中。这就涉及到对按劳分配产生的渊源及其实施的限定性条件等方面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对“资产阶级权利”的正确诠释。  相似文献   
28.
高职院校“两课”特色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蓬勃发展中的高职教育,特别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对“两课”实施改革,形成特色教学。“两课”应实现从“四个一”教学到特色教学模式的改变,拓展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9.
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同时要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以健全的动力机制确保效率,以健全的稳定机制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3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消极效应与积极效应。市场机制的消极效应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必然要求,而其积极效应又为构建和谐社会准备着必要条件。厘清市场经济机制的效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