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宋文士的休闲人格美范畴,除了"闲"范畴之外,还有自由、自在、从容、雍容、悠然、洒落、萧散、逍遥、优游等"闲"之相关范畴.忽视了它们,就不能全面地展现出南宋休闲文化的审美范畴之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62.
交通社会学是探索社会交通行为、交通现象以及交通行业良性运行和整个交通系统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随着社会尤其是交通进步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而应时产生。它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学科特质,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学科功能,它与许多相关学科保持着学术互动关系。这种学术关系与社会现实一样都是交通社会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3.
美与善(道德)的逻辑关联,是传统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对美善之逻辑分析,不少中西学者以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其实,康德在第三批判中的观点符合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玄思.从美之分析到崇高之分析,康德不是割裂美与善(道德)关系,而是呈现了递进式的逻辑命题和运思的统一性.全书的主旨并非“勾引出美的特殊领域”,而是通...  相似文献   
64.
65.
66.
卢卡契在中国的接受史是中国20世纪后半期政治文化变迁与学术转型的缩影.在政治意识形态时期,卢卡契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在80年代的思想启蒙时期,卢卡契参与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学转型;在90年代的祛意识形态化时期,作为思想家的卢卡契显示其多方面的学术意义,推动了中国的学术多元化.通过梳理卢卡契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并结合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以及文艺美学思想范式和主题转换的历史,以卢卡契的文本为对照,具体分析中国对卢卡契的接受,在此基础上,对卢卡契在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和反思,从而为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提供一份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67.
当代民谣,特指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期社会面貌的民间韵说体口头文学.因其语言的直白、通俗,一直未能登大雅之堂,在文学研究领域更是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它和历代民谣一样,反映问题迅速、尖锐,表现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在社会上不胫而走,传播力更强.除口口相传之外,它还在网络、手机短信中流传,街头的墙壁、校园的课桌亦时时可见其身影,它甚至被制成音像制品出售和传播,一些经典民谣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地步.当代民谣在题材上,表现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群体心态、生存状况、群体陋习、价值取向、处世哲学等;在形式上,运用讽刺手法,闪现幽默与智慧,重视客观事实的陈述而较少抒情;在思想感情上,具有"谑而不虐"和"热讽"而不"冷嘲"的双重特色;在时代性方面,强烈体现了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其美学意义为:拯救性的美学功能;政治性的美刺作用;喜剧性的审美范畴;超越性的历时形态.  相似文献   
68.
马利坦承续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克罗齐和柏格森等人,提出了诗性直觉、诗性经验、诗性意义等一系列诗学概念,并把这些概念运用于现代诗歌、抽象绘画和现代音乐的批评实践.马利坦的神学美学思想是现代美学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69.
积极心态是人内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对学习、工作、生活或处理问题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态能激发人的内驱力,有利于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视和面对现在,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挑战和竞争。通过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学习目标的制订、技能的培养等渠道,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70.
夏青  章辉  顾儆 《科技通报》2011,27(2):305-309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近年来浙江省留学生教育受到冲击.浙江省高校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对外挖潜与修炼内功并举,弘扬人文精神,深化以人为本内涵,最终化危为机,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趋势.本文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实地调研,总结他们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国际教育的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