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1.
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教学校)体育的改革,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特教学校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特教学校发展概况、体育教学管理、体育师资、体育经费、体育场馆、体育教学、课外健身活动、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等.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学生运动中胃肠道症候群408例,讨论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及临床分型,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力,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杭州市的残疾人健身路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残疾人健身路径尚不理想,尚无建设残疾人健身路径;70%以上的残疾人认为有必要在社区设置残疾人健身路径,55%以上的残疾人对目前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健身路径不满意;导致残疾人健身路径滞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领导因素和认识因素。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政策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加强特殊体育指导,开发特制的健身器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部分高年级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长三角地区部分高年级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大学生在对体育活动价值取向的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法等,通过对2001级、2002级部分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01、02级新生入学两周时,身体素质状况无显著性差异,通过一年的体育学习后,实行俱乐部学习的02级学生,其身体素质与01级非俱乐部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各单项俱乐部之间有部分素质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高年级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江三角地区高年级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发现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动机、行为、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体育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学科所承载的学科知识技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完成音乐学院学生体育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与价值观,与学科德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通过对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明确体育课程协同育人在学科德育中的价值,对音乐学院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促进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效应在音乐院校体育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某些消极腐朽的成分,如封建专制、封建迷信、男尊女卑、权力崇拜、等级观念等。  相似文献   
19.
随机抽取6所国内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院校,对其开设体育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在教学内容与音乐专业的关联性、对体育认知及参与度、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以体育舞蹈课程为例,基于建构主义思想,提出了课程的改革措施: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激发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掘体育与音乐间的联系;创新教学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对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身体自尊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验证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身体自尊提高的解释度.被试590名残疾运动员(男性377名,女性213名)完成了运动成就动机量表(AMS)、一般自尊量表、身体自尊量表(PSPP)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动机、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在不同残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残疾运动员由于身体不同器官功能的失聪,其认知能力存在偏差.另外社会文化、传统观念、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在避免失败动机和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在运动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上,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可以促进身体自尊的提升,残疾运动员追求成功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说明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水平越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越低.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运动成就动机对自尊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运动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动机能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正向预测作用;而避免失败动机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