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闻小言论说理最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如同一潭死水。而初次写作时却又最易陷此窠臼。人们也许以为写言论要运用逻辑推理,三段论法,难免乏味,不能象写小说那样,随着情节发展波澜迭起,扣人心弦。其实并非如此。俗话说“文似观山不喜平”,正是反映了读者的普遍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写言论既以逻辑思维见长,说理议论时更应讲究生动,有点波澜。这样,才能使说理激荡人心,深入人脑。那么,小言论说理为什么要有点波澜,又怎样才能波澜起伏,引入入胜?且容我示例说明。思想交锋现波澜  相似文献   
42.
43.
学习兴趣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辩证地处理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硬件与软件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等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44.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授受式教学的封闭框架,实现了教学文化范式的重要变革。本文在分析本质主义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剖析了研究型教学与生成性思维的契合之处,并提出研究型教学的精神旨归在于让生命在场。  相似文献   
45.
报纸副刊与专刊的区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是你们杂志的一热心读者,平时喜欢读书看报,藉以满足自己对知识和外部未知世界的好奇。前些时候,朋友到我家来玩。当时我正在看北京青年报。记得当时朋友说:“递我‘数码专刊’看看,有没有好玩的‘东东’。”给她后我心头满是疑惑。那不是副刊吗?她是学新闻的,我拿不准。也没说出来。为了解开心里的这个疙瘩,我查阅了好些专业书籍。专刊确有其名,初看定义,顿感有所得,再仔细看时却迷惑了。专刊一般都是和副刊放在一起讲的,并不像副刊与刊登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的正刊那样容易区分。虽有的书对专副刊做了比较(从内容和形式上)可我还是没能理清头绪。《新闻与写作》专家名师云集,希望老师能帮我找有关权威解开心头的迷惑。  相似文献   
46.
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尤其是运用新闻评论通过意见性信息的直接传输以影响社会舆论,启迪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意向,激发人们的情绪,从而影响并制约人们的行为的一种宣传或传播行为。 引导(导向)有正向与负向之分。大凡积极按照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法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正确引导,对社会发展就能够起  相似文献   
47.
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改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阶段转而进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就新闻宣传事业而言,经过20年来的改革实践,在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在新闻报道格局的调整上,在新闻体制和...  相似文献   
48.
我国负有盛名的小言论专栏作家林放,于新中国成立前后长期主持成都和上海《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笔政,写了大量出色的小言论。他自称所写小言论“就事立论,表示对‘世象’的见解”,“主要属于社会批评”。1980年11月2日,他在《“老家伙”应当多说话》一文中,曾经明确表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多献诤言,多多出谋献策,对官僚主义要敢于抨击,对不公正的事情要仗义执言,对青年子弟要多讲一点新旧社会本质的区别,直至盖棺。”这里要评介的小言论《“吃文件”》(载1983年8月16日上海《新民晚报》,正是抨击和讽刺官僚主义及其表现之一的文牍主义的一篇妙文。  相似文献   
49.
新闻实践表明,做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新闻敏感,而且还应有评论意识。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化,这一观点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引起重视。谈列评论意识,我以为主要指的是能够自觉地面对客观存在的复杂矛盾,迅即引发思绪,作出积极反映、评析和论证的一种认识和思维运动,旨在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推动客观事物的变革和发展,指明实践的正确进程和导向。革命导师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出众的新闻工作者,一位具有强烈的评论意识的报刊评论家,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和理论家。跟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一样,毛泽东也是以办报撰写新闻评论和政论,传播革命真理而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他的伟大一  相似文献   
50.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政论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十分重视运用报纸社论阐述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革命思想,以指导革命实践和各项工作。他不仅亲自审阅党报的社论,而且在百忙之中坚持为党中央领导的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一些重要的社论。他还指示地方党委,要加强党报社论工作。1958年1月12日,在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负责人的信中,他明确指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要共同研究。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在毛泽东的直接参与和积极指导下,党报社论的写作质量逐步达到了历史的高水平,社论的地位也随之而大为提高了。毛泽东无愧为我国新闻评论史上一位精心写作社论的典范。那么,毛泽东是怎样精心写作社论的,我们应当从他的光辉经验中汲取哪些营养以推进当今党报社论工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