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新年试笔     
窗外的寒风中依旧暗浮着一种雪意。忽然间,莫名地生出一些惶惑来,对这刚刚过去的一年,竟是如此地陌生,恍若它是呆立在另外的一个我不曾经历过的世纪。待缓过神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精心设疑启迪思维;创造氛围训练思维;阅读指导发展思维”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英雄挽歌》是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利蒂斯的椎心之作。作为一首具有经典意味的抒情长诗,其艺术成就首先当表现在语言上,诸如,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语言的容量,等等,就构成了《英雄挽歌》的语言特色,充分体现了埃利蒂斯的语言天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对象,开展就业与考研意向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对考研和就业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优势性较差,家庭要求、经济压力等外在因素及个人偏好等内在因素有关。学院应加强就业与考研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就业观,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课程,完善教学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胡昕 《声屏世界》2011,(7):27-27
首先,要培育创意土壤。“创新之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的实质就是组合”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思路。无论是电视机构还是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对各种文化形式兼收并蓄。只有广泛吸纳各种文化的养分和精华,才能保证创造培育出令创意文化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尊严     
在一场家园保卫战中,丈夫骑着女人饲养的马上了战场。不久,丈夫独自回来了。女人问:马呢?丈夫说:留在了敌人阵地上。女人说:我为你丢了马而独自回来感到羞愧。女人于是独闯敌营,试图要回自己的马。敌方军官很惊讶,说:你不怕死吗?女人说:为了要回我的马,死也值得。敌方军官问:我用宝剑换你的马呢?女人说:不行。用黄金呢?不行。用城堡呢?不行。敌方军官很是不解,问:仅仅是为了一匹马吗?  相似文献   
17.
一、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情境性、个体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教育者应根据这些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情境性: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小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点不难从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中得出。这个特征也说明,同一个体不会永远保持高自我效能感,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顺应全球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职业胜任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护理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和对策:倡导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护理教学中的本土化过程;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主动实践;课程设置中体现社会与文化元素;建设面向大众医疗护理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9.
谭旭  胡昕 《成人教育》2004,(5):63-64
人文精神的核心,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人文精神的边缘化,将使一个民族精神边缘化,而一个精神边缘化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强盛的。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倡导人文精神,这是成人教育神圣的责任。成人教育的目标与特性,决定了人文精神在成人教育中的张扬成为必要,也为人文关怀情境的最后构成提供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