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05年年底的<自然>杂志评选出了该年度十大科研热点,干细胞研究位列其中,而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凯文·埃根的研究成果最值得一提.他于2005年8月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地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代替了以往克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人类卵细胞,突破了干细胞研究的伦理"瓶颈",免遭道德卫道士们的攻击,因此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2.
“中国文化的传统向来是讲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因此,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神经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Mu-Ming Poo)教授对《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华盛顿观察》周刊)评论说“,相反,西方的实验科学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于对自然的观察,还要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去干涉自然,以提出和验证自己的学说。如何提出假说、进行验证,正是个人创造力在科研领域的重要体现。”2003~2004年,《自然》杂志出版中文专“辑中国…  相似文献   
33.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理解“农夫犹饿死”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教学过程: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谁...  相似文献   
34.
膝下有黄金     
他36岁时,是北京的一所名牌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别的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跟你讲一个小故事,也许对读者还有点益处。”他说——  相似文献   
35.
小时候,极调皮,只要一跳出家门,就野得像只鸟儿 似的,眨眼功夫,就让大人们找不着我的影子。可待到收兵回府之时,不是手划破了皮,就是脚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那年暑期,我爬树不慎扭伤了脚踝。妈妈挺心疼地责备我:“要是把腿摔断了怎么办,看你还野不野。”爸爸也说:“这下可好,我们都要上班,也就只好把你锁在家里。”  相似文献   
36.
胡昕 《科协论坛》2010,(1):22-23
数十年中,有一个人始终不停歇地走在科技之路上,他用自己的智慧给人影响,他对事业的热忱给人榜样,他对农业生物的情感给人感动。今年9月8日,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亲自为他颁发“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他就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礼。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我”的形象进行了分析,首次把“我”的形象纳入了“零余者”之列.在那个人被物化的社会里,“我”的精神守望,毕竟是一线灵性的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