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包装用纸中镉、铬、铅、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文中介绍了检验任务的来源以及试验样品合格限的要求;陈述了检验方法的仪器、试剂及具体的实验步骤;用详尽的数据说明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及室内精密度;分析了检验方法中多个影响因素,并列举了三种微波消解仪的消解条件;讨论了在消解方法上的其它尝试.全文以充分的实验数据证明了方法的彻实可行,能完全满足欧盟指令94/62/EC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72.
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学课程、教室安排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好课程、教师、教室等教学资源,成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教室分配问题,引入FFD算法,设计并实现了排课系统。  相似文献   
73.
李渔与袁枚都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两者的饮食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相似性表现在:都重视饮食的清洁卫生、强调文明饮食、强调“自取自食”、反对铺张浪费;相异之处表现为:李渔更祟尚自然,袁枚则提出饮食要保持自身特色,反对落入俗套,总体而言,袁枚比李渔更讲究饮食,其饮食观也比李渔的更系统和完善。研究两人的饮食观有利于发展现代社会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4.
众所周知,几何需要对图形,模型,实物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逻辑的方法进行严格推证.这里实物是最好的教具,其次是模型,再则是图形,但是实物与模型难得要有就有,所以"图形"在几何中有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图在几何的教学中也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作图在<初等几何研究>教学的作用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5.
蒋艳 《教师》2011,(34):123-123
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碰到过学习优异,孝顺父母的好学生,也碰到过淘气捣蛋,无视亲情的坏学生。但小Z同学——这个“坏学生,好孩子”,让我对学生的评价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76.
英语和汉语在意念和形态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在名词化现象中,这两种语言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本文首先从整体上对两者名词化形态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再分别从词法和句法层面上对两者在构成、语法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外语教学和翻译以及语言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以E-mail辅助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新的交际媒介与信息加工手段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教育观认为通晓一门语言就等于“四会”(即“听说读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面临极大挑战,一种开放性的、大信息量和充满活力的英语教育理念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交流性和立体化模式发展。20年来,计算机就开始成为ESL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的辅助工具。从20世纪末人们开始尝试将E—mail运用于外语学习课堂内外开始,  相似文献   
78.
由动物名词所构成的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类习语由于国际文化交流及融合在两种语言中既表现有共性,又由于两种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因素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表达。笔者从习语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入手,并参考有关翻译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帮助我们对其正确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79.
蒋艳 《教师》2019,(3):39-40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依照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律,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结合作者教学经验,浅谈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修辞幻象是连接世界和语言的桥梁。言语的建构功能让桥梁功能得以实现。建构权栖身于修辞幻象中,以话语权为外在表现形式。建构权的运作形成了修辞幻象的动机行为,进而改变世界和改变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