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关于选题决策科学化的思考袁元何谓科学决策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工作,管理者的活动即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行为。所谓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这个定义包含有“确定日标、追求优化、选择方案、付诸实施”四个要素。在管理科学出现之...  相似文献   
2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焕加先生的力作《20世纪西方建筑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近二十年来由国内专家撰写的一部系统、全面、颇见功力的西方现当代建筑史,可以晚是广大建筑师、高等学校建筑系师生以及艺术史研究人员渴盼已久的。1979年,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当时叫南京工学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四校合编了一本《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它作为高等学校建筑系的教材于1982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当时"文革"刚结束,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加之长期与外界隔绝,作者眼光自然受到很大局限;而当时在西方建筑界已…  相似文献   
23.
由方正软件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省高校“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4.
袁元 《现代语文》2008,(5):56-58
文以新为贵,张显学生个性生活和个性思想的作文才能具有新意、具有活力。中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要求作文形式有所创新,如题材的突破、手法和技巧的新用。个性化的写作更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写作前先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激活学生思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更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深度意识,为学生搭建一个思想起飞的平台,促使学生超越平庸、摆脱幼稚,促进学生思想向时空扩张、向纵深发展。惟其如此,学生的作文才能张显个性,才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5.
浮躁"八股"     
初涉市场,目迷五色,弄潮有年,勇气倍增,在懵懂与清醒之间,出版界浮躁之风日盛.略举几例,以为说明. 一曰"夺大奖".大奖者,出版社的"脸面"也,领导人的"政绩"也,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效益"也.为拔头筹,倾其全力,使尽浑身解数."大奖"当然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但它本身并不能增强出版社的实力,正如迟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未增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力一样.把发展目标定在"大奖"上,实在是本末倒置;"一俊遮百丑"的想法只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26.
我爱香樟树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几棵既高大又古老的香樟树。香樟树很高,每棵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它的树干很粗大,要两三个同学才能把它抱住。它的叶子向四周伸展,远远望去,像一把把绿绒大伞。走近一瞧,它那斑驳的树皮,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告诉我们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磨难。听老师说,这几棵香樟树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春天到了,春雨浙淅沥沥地  相似文献   
27.
屈铭志与21名优秀中国高中生携带13个科研项目参加在美国肯塔基举行的“第53届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这届大奖赛以“创新的钥匙”为主题,旨在鼓励全球的青少年用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未知领域。在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38名高中生的  相似文献   
28.
徐汇区档案馆成立于1963年8月,是该区集叶保管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国家综合档案馆。馆址坐落在上海最大的城市副中心——徐家汇。徐汇区档案馆馆藏全宗151个,拥有档案193380卷。馆藏档案形成时间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是19世纪创建的  相似文献   
29.
变电所防火是土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合理设计,有效遏止变电所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时,也能有效地将损失降到最低点,这是土建设计中的目的之一.通过对土建设计中变电所的防火和变电所的给水灭火系统、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防烟排烟系统、电气防火和火警控制系统进行论述,以期提出变电所防火、灭火状态中的措施和方法,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防火材料和火警预控系统,达到真正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亲子鉴定     
“滴血认亲”的故事大家也许听说过,把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着血缘关系。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出现了这类事件的记载。例如:三国时代谢承著《会稽先贤传》中记录了一个叫陈业的男子把臂血滴在白骨上,认领了兄长的尸体。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亲子鉴定”的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