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5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82.
从结构上看,数学是问题和问题解的集合,逻辑是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桥梁。具体到中国古代数学,其一般结构表现为:问、答、术(图)、草。"术(图)"阐述解题原理和步骤,"草"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二者的功能和西方数学中逻辑的功能完全相同。中国数学中的"术(图)"和"草",就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中国逻辑。中国数学是中国逻辑必然推理的研究对象,二者具有相同的源流。  相似文献   
83.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搞好市场经济的宣传报道,是我们报纸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平度大众》主要读者是农民。宣传服务的重点在农村。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大作文章,有力遗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在咨询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随着咨询的深入,某位异性求询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产生了“爱慕”之情。其实,这种“爱慕”是一种假象,它只不过是移情而已。移情,就是指把对某人的感情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比如,一个失恋的女孩看到一个长相酷似自己前男友的男  相似文献   
85.
“新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正在从发展中的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同样,我们的教育也正在从工业社会的教育走向信息社会的教育,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教育”。本文不可能系统地分析工业社会教育和信息社会“新教育”的区别,也不否定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仅仅就“新教育”的社会基础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一、从生存空间的扩大到思维空间的拓展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这是回答和认识“新教育”及其特点和性质的基础。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由于劳动工具的…  相似文献   
86.
本文系日本文艺评论家菅野昭正采访日本小说家福永武彦的谈话录。福永武彦就他的小说《死岛》为题,阐述了小说创作中有关作者的想象和心理定势问题。全文共分九个部分:1、《死岛》创作的时间。访问者菅野昭正就《死岛》作于昭和29年1月23日提出了质疑。作者就此回答了小说《死岛》的创作背景。2、《死岛》——发想的母胎是梦幻。作者着重介绍了小说创作的主体因素——幻想。3、《死岛》——“三个结尾”的相辅相成效果构成了终章。以推理的形式收束,这样给读者留有宽广的思考余地,不能不是现代小说创作的优点。4、主人公的造型为什么着重描写画家。谈主要人物塑造的原型及特征问题。5、“河”的象征意义。作者写了不少“河”,在于象征人的内心这条“河”,流动的河。6、“过去意识”的过剩和抒情性。着重展示作者“过去”的心理积淀,以此激发创作灵感。7、小说理论问题。这里作者对小说理论以贬多于褒的观点,强调创作实践。8、如何使欧派作品“日本化”问题。9、理智的构思及灵感之神的发挥是小说构造的灵魂。上述九个题目,这里只译了2、3、4、6、7、9等六个,其余省略了。  相似文献   
87.
将中国历史文化中诸多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甄选出来,以教育规律读本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真正是一个教育的创新。它深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与文化沃土,赋予了其中教育传统以时代的新意,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我更想向主编和作者们表达敬意的是,他们非常睿智地表达了教育规律的一种民族形态,一种中国形态,充分体现了一种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8.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的讲话中,对学校德育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89.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意义从表面上看是数量的急剧扩大,但是,从更深层次和发展历程看,它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转型。这种转型既是适应国内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一种创新;它既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一种调整,也是高等教育内部的一个改革。因此,充分认识这种转型的意义、特点和基本取向,对于自觉参与和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超常规的发展需要新的战略和思路 尽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了从精英型高…  相似文献   
90.
谢维兴 《福建教育》2005,(8A):58-59
笔者最近刚读到一则小故事——“小贩与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