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石”质的维护与坚守,对“玉”质的排斥与抵抗,贾宝玉形象染有浓厚的“谪世”因子。小说借宝黛爱情悲剧的先验模式,宝玉对女性人生价值的褒扬,宝玉由石——玉——石的精神游历过程等的描绘,多方展现宝玉的“谪世”成份。  相似文献   
32.
历史期待小说观念的更新,新小说家的启蒙意识,使得小说的创作与批评自觉向政治靠拢,造成国人民族文学意识的勃兴,也影响到小说艺术的水土流失。小说观念的科学品格,是近代小说创作的科学态度树立的必然产物,而其批判理性的强化,人本趋向则成为小说观念的突出表现。近代小说虽未完全切断传统的英雄主义链条,但它对人格理想的务实追求,展现了其特有的平民姿态。中国小说观念近代转型与归宿的"凤凰"展开它强劲的双翼,促使其人本和科学的品格在如磐的夜气中升腾和突进。  相似文献   
33.
人物技法是小说人物塑造规律的整体归纳,《金瓶梅》评点者侧重文本细读,寻绎作者塑造人物的技法。他们就人物形象的传神效应、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人物关系设置等命题的探究,发掘小说人物塑造相对自足的演变规律,凸显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艺术辩证法色彩。  相似文献   
34.
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糅合当下的社会现实,赋予文学批评范畴鲜明的时代印痕.读者的情感机制与小说文本系统相互交织,积攒起小说领域"境界说"新特的批评范式和文学风貌,"现境界"和"他境界"的划分,包孕着小说批评中虚和实、真和幻等范畴的清晰构架,体现了中国近代文论开放和兼容的文学特征.梁启超等人的理论建树,折射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近代嬗变的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35.
基于相知相悦爱情基础上的情报模式,具有现实追求的色彩。它不只是对陈腐说教模式的简单移植,亦包孕着对虚幻报应观念的改造和摒弃。适应了市井细民的渴求,反映了晚明世俗百姓的审美趣味,张扬和明示着文学适应市井平民的文学趋向。作者立足于市井风情的文学在场,秉承以情抗礼的超越姿态,闪烁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光华,从而抒写一曲生命精神的颂歌。  相似文献   
36.
对"石"质的维护与坚守,对"玉"质的排斥与抵抗,贾宝玉形象染有浓厚的"谪世"因子.小说借宝黛爱情悲剧的先验模式,宝玉对女性人生价值的褒扬,宝玉由石---玉---石的精神游历过程等的描绘,多方展现宝玉的"谪世"成份.  相似文献   
37.
小说序跋感应着社会和文学嬗变的威力,呈现出文体内容与形式转变的脉动。晚清民初小说家的觉世立场,逐步解构了传统的序跋创作模式,小说序跋作者对文本的种种解读,适应了文人情趣张扬的需要,也切合了社会政治期待之于小说文本的主题设置,凸显了序跋的现代性色彩。序跋作者的理论预设,刺激了小说类型学的形成。各具特色的种种小说序跋变体,则超越了小说文本自身的限制,展示了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的文学进路。  相似文献   
38.
郭绍虞对文体分类学的重要性、历史轨迹和分类标准的阐述,呈现了特定时代自出机杼的学术思考,从而形成其相对自足的文体分类学思想。郭绍虞的文体分类观不只是对文学形态的感性认定,而是一种文体研究的自觉,体现了可贵的现代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39.
40.
天人合一观念反映了传统的宇宙观,它架构了人类认识由自然到社会的文化桥梁。远古先民的天人关系带有依附自然的色彩,秦汉以来的天人关系探究添加浓郁的道德因子。历代失意文人借诸天人合一来获取心灵的满足,侧重人与宇宙的关系来展示其诗性智慧。天人关系铺设了传统文人对宇宙大化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脉络,天人关系的生发、演绎路径构成古代文学与道德的契合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