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1.
编者按: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那些取得重大成就且独具魅力的小说脉流无疑是各个时期的地域文化小说,它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和属性。西部作家从理论到创作都彰显和实践着西部地域特有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充分体现着自己独立的话语方式和精神系统。西部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当代中国文学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农业组织的内涵、特征、作用,分析农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和发展农业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学巨子沈从文和日本的文学巨子川端康成,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表现出极具诱惑力的审美追求的相似:忧郁,感伤,悲哀,孤寂,构成了他们创作的基本色调。揭示他们创作的深层心理动因,对这一突出现象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土地沙漠化问题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尤为突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下简称"奈曼站")围绕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科尔沁沙地的土地沙漠化治理和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长期开展荒漠生态系统协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理研究、过程监测、技术试验与示范等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奈曼站已经成为我国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野外观测研究平台,提出的"奈曼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及其相关理论和技术不仅被国内同类沙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广泛采用和借鉴,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及联合国其他相关机构作为长期培训教材和科普推广内容;同时,奈曼站坚持研发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并示范应用,引种适地丰产作物及林草果蔬植作物品种,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和整体呈现逆转态势"作出了贡献。1998年,奈曼站获得联合国环境署和粮农组织联合颁发的"拯救干旱区土地成功业绩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压力持续增加,该区域出现了可利用水资源减少、区域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得到治理的沙漠化土地再次退化等新问题。针对新的问题,奈曼站的观测与研究工作将重点围绕水资源制约的关键因子开展植被-土壤系统协同演变机理研究,研发水分、土壤与生物资源有效利用和区域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模式,构建新的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以及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迅速来临.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兴国战略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自学考试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进一步地深化和拓展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创新.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学考试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自学考试事业的继续发展和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学新方向的建构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现象之一,它是伴随着1950年代文学中心的转移而不断深化并形成了区别于现代文学之性质的当代文学新的范型,又在日后的历史实践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构成了至今一直为人们反复辩难却又无法隐去的当代文学传统。考察以解放区文学为源头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对之传统进行近距离的观照,把目光投向文学中心转移后作家主体的创作心态以及新的文学形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方式、价值取向等带来的全新的冲击,可揭示出文学思潮的内在转化以及文学史的深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艺作为一种贯穿百年中国历史的重大文艺现象,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精神结构、生命意识、审美追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成为数代中国人理解社会、理解革命、理解人生的重要窗口。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深度互动,与百年中国文艺现代化密切同步,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审美表达重建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红色文艺包含着政治与审美、历史与想象、通俗与典雅、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张力,并以革命性、人民性、现代性的思想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性、本土性的美学风貌,表征着百年中国文艺发展及其文化创造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范型。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社会生活、与现代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中外文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实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的百年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的深度研究,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