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某种意义下成对出现的两个式子 ,称为对偶式 .比如正与负、和与差、积与商、奇函数与偶函数、互为有理化因式、正弦与余弦等 .在解题中对于某个对象 ,有意识地构造与其对偶的式子 ,往往能为解题开辟新途径 ,获得巧妙的方法 .现举例说明 .一、求三角函数的值例 1 求cos2 1 0° cos2 50° -sin4 0°sin80°的值 .解 :令M =cos2 1 0° cos2 50°-sin4 0°·sin80°在M中有余弦与正弦 ,构造对偶式 :N =sin2 1 0° sin2 50°-cos4 0°·cos80°两式相加得 M N =2 -cos4 0°  ①两式相减得M…  相似文献   
82.
83.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代数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必须认真学习好。那么,怎样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呢? 一、学好概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关于它的基本应用课本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文专门介绍它的灵活应用.所谓灵活应用是指题设条件中不具备应用中位线定理的条件,必须通过作辅助线,创造条件用定理.现举几例加以说明.例1如图1,梯形ABCH中,AH//BC,AD<BC,E是AC的中点,F是BD的中点.求证:EF//AD//BC且EF分析由题设可知,要证FE//AD//BCFE//BC.为此连结AF并延长交BC于G.于是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要证FE//BCFE//GC、F是AG的中点AF=FG△AFD≌△GFB FD=FB,∠AFD=∠G…  相似文献   
85.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试卷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研究这些误错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对于纠正错误、防止再犯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简要分析求函数最值时常见的几种错误。一、忽视函数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研究函数的基础。学生常因忽视这一点而造成求函数最值的错误。例1 已知3x~2+2y~2=6x,求x~2+y~2的最值。错解∵3x~2+2y~2=6x, ∴ y~2=3x-1/2·3x~2 ∴ x~2+y~2=x~2+3x-1/2·3X~2  相似文献   
86.
2个复数相等的条件是:实部等于实部,虚部等于虚部,即 若a、b、c、d∈R,且a bi=c di,则{a=c,b=d. 复数相等的条件的实质是把复数等式转化为实数等式,从而去解决实数问题.理解了这一点,就得到了解决复数问题的一把钥匙--凡是给出了复数等式,就可以通过复数相等的条件把已知复数等式转化为实数等式,达到解题目的,用2个复数相等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当前的中职教材进行调查,分析教材编写过程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职学校选用教材的编者组成、教材内容等情况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进而在国家级中职骨干示范校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学习内容及教材开发团队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使中职教材更适应中职学生学习、更适应中职教师教学、更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新特点,研究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方法和教学艺术,是思想品德教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鉴于此,本文对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解高考三角题的变换技巧,目的在于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近些年来高考试题需要哪些变换技巧呢?1公式变换有些三角公式,经过变换之后,直接用于解题,可简化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例如由正弦二倍角公式得cos两角和正切公式例1求sin10°sin30°sin5...  相似文献   
90.
勾股定理是平凡中的重要定理,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专门介绍它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由于题目中的条件不同,用法也不相同,那么我们怎样用好定理呢?一、根据条件直接用定理这类题目很多,仅举一例供大家体会.例1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B=13,CD=6,求AC+BC的长.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AB=13,AC2+BC2=AB2=132=169.CDAB, S△ABC=AC·BC.由面积关系,得AC·BC=AB·CD=13×6=78.(AC+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