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公式中的比例系数的具体意义有如下三种情形:没有什么较深的物理意义,它的存在只是使等式成立;有一定的物理意义,有一定的数值和单位,但与物体的性质无关;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受物体的性质所制约,这类比例系数实际上是物理量.在教学中讲清比例系数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公式、物理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公式中的比例系数的具体意义有如下三种情形:没有什么较深的物理意义,它的存在只是使等式成立;有一定的物理意义,有一定的数值和单位,但与物体的性质无关;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受物体的性质所制约,这类比例系数实际上是物理量。在教学中讲清比例系数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公式、物理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光的波粒二象性被发现之后,德布罗意由此得到启发,大胆地把这二象性推广到物质客体上去,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出现了若干新动向--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等相继兴起.这些新动向代表经济学在多个领域的新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新要求.通过对这些新兴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社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为什么这仅仅十几分钟的演讲在社会上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细细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反响大是因为李培根的演讲与众不同,不落俗套,与其他不少大学校长干篇一律的"假、大、空"式的演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已占课文总量的1/3.加上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文言文已占去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半壁江山;同时。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积绽的一种载体.经历了时问的跨越.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时代差距,以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艰涩难懂。  相似文献   
17.
"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从建立双导师师资制度体系、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素质等方面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红军 《山东教育科研》2014,(9):I0007-I0007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了灿若星河的国粹文化。汉语典籍将这些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记录了下来,造就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的古老文明,传播和谐的发展观念与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汉语典籍的英译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朱建育  赵红军  方曦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49-153,164
以上海高校10年的科技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采用混合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了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服务社会能力等的情况。混合模型拟合度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985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效果远优于科技人力投入,而对于非985高校,在一定时间内,科技人力的投入对于科技成果的增加效果较为明显,有利于该类学校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模型结果能较好说明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间差异。分析结果对于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制定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也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这也是它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的所在。而《红楼梦》营造的时代、文化和人生悲剧,又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也彰显出作者对现实、文化和人生的反思与探索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