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9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91.
学者周宁的著作《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大概可以为我们理解国民性话语背后隐藏的殖民本质提供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视角,本文通过解读周宁的这部著作,着重探讨了关于中国的国民性话语是西方殖民者"制造"出来的服务于他们殖民侵略和统治的工具,而与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和特征没有关系这一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2.
通过定义n维空间的单位阶跃函数和傅氏变换,探讨了单位阶跃函数对存在Fourier变换的可分离变量的函数(信号)的屏蔽效应,利用卷积定理和Dirichlet积分给出了相关定理的证明和应用,从而拓宽了Fourier分析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3.
《摘罢苹果》是弗罗斯特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笔下的乡村劳动充满了田园的情趣和质朴的美。文章通过诗中所体现的劳动之美和诗人所表现出的无奈和茫然的情感揭示了作者的阅历与该诗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4.
赵芳 《大观周刊》2012,(46):281-281
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的需要。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创新教育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5.
<正>还记得以前读中学时,每次临近暑假,语文老师便会给我们列出一串长长的必读书目。在某一次的书单中,我一眼便望到了“边城”二字,无外乎是因为在一长串字符中,就属这书名最简短。第一次阅读《边城》便是在一个拥有大把大把自由光阴的假期。那时候的暑假,绵长而散漫,我尤其喜爱午后。相比出去与小伙伴玩得满头大汗,捧起一本书,在文字中悠闲地漫游,再适合不过了。  相似文献   
196.
<正>很难讲读书在我生活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读书打捞着我。小时候父母很忙,稍大一些的时候,我便被锁在家里。听上去有些惨兮兮的。那时是20世纪90年代末,娱乐方式很少。和如今的学生被家长没收手机一样,我也被父母禁止看电视。剩下的唯一娱乐方式就是读连环画和童话书。我一度怀疑母亲早早教我识字,目的之一就是让我自己读童话而不用缠着她。我看的书很杂,并不限于儿童读物,  相似文献   
197.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时自己的学习负责。它和动机、学习策略联系密切,加之教师的适当参与,学生会逐步走向自主。  相似文献   
198.
计算几个力的总功,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几个力的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若以W_1、W_2、W_3、…、W_n分别表示力F_1、F_2、F_3、…、F_4所做的功(含正功与负功),则这些力所做的总功为W_总=W_1 W_2 W_3 … W_n.②几个力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若以W_合表示合力的功,则这些力所做的总功为W_总=W_合.  相似文献   
199.
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堪称将西方现代派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成功整合的典范:作者通过不断转换叙述视角、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以及混淆今昔等手法,将轮回转世、历史沧桑以及人生无常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巧妙地传达给了读者。  相似文献   
200.
从轻音“不”的分布表象来分析它的语法功能。对轻音“不”进行语音方面的历时分析,引以“音步”“韵律”及音系学理论,力图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多角度分析并论证轻音“不”存在的理由,并拟推轻音“不”还存在其他分布的可能,试图推衍其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