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既有中国城市教育特色又有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特色,是城乡教育相互融合和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不是要把城乡教育变成无差别、无特色的"千校一面"的教育,更不是把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变成城镇化标准的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在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引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和实现.  相似文献   
42.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充分体现的学校精气神的个性,是教育理念特色与教育形式特色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3.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三农"及其教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丰富的农村教育、农民教育和农业教育思想及其成功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教育"主要是争取和落实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三农教育"是全面开创史无前例的教育根本制度和崭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条件下,为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实施"普九"教育和农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农教育"是在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4.
通过培养大量优质教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积极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和生存、发展的价值所在。过去如此,现在和未来也是这样。为了主动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新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水平,陕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和努力构建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45.
目前,我国把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专业型学位教育,把为学科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学术型学位教育,很难准确反映这两种教育的本质.专业有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是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实践活动的分类.相同学科知识基础也有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的区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是否有专业和做研究的区别,而是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及其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的区别.现行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名称应该把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修正为行业型和实践型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46.
为了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大爱无言、无私奉献,使众多城乡特殊儿童受到特殊教育关爱,但还有许多乡村特殊儿童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关爱。为使人间大爱更好地温暖乡村特殊儿童,国家持续推进农村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特殊教育研究也应特别重视通对过国家特殊教育政策的咨询研究和舆情调研、舆论引导,推进农村特殊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47.
文盲是文明的天敌,扫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重视扫盲教育。我国一问特别重视扫盲工作,但近几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新文盲却增多了。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文盲的性质及扫盲的重要性、迫切性很有必要。一、文盲众多的现实我国辞书记载,文盲,即不识字或识字极少的人。扫盲,即对不识字或识字甚少的人进行的识字教育,使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的过程。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扫除文  相似文献   
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既以非商品形式,又以商品形式适应和促进其发展。高校教育以商品形式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高校教育商品形成、交换的必然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49.
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终极关怀,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既是世界近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大使命。自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研究严重轻视教学研究,背离了教育研究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回归教学,特别重视教学研究立项和奖励,大力鼓励教学实验研究,努力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积极吸引精英人才从事教学研究,处理好教学研究现代化和民族性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现代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50.
教育需要是个人对知识、能力和良好德性的需要,社会对合格公民和专业人才的需要.教育需要既在满足中激励和强化,又在激励和强化中满足.不仅德智体等层面的教育需要、内在与外在教育需要、社会和个人教育需要、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教育需要、形成人与形成人才的教育需要、对教育的普遍需要和专门需要、现实和长远需要、继承和创新需要之间有复杂关系,而且复杂的教育需要与复杂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之间构成更加复杂的关系.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对满足、激励和引导人的教育需要,构建合理性的教育需要,实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价值,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