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52.
论中国武术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武术的发展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全盘西化,二是保持传统,三是折衷发展。文章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了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3.
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分化,形成了现代的武术与传统的武术。现代的武术注重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而传统的武术则保留了传承有序的文化特征。由于两者发展方向的不同,使武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现象:一方面,中国武术在申请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另一方面,武术中的六项拳种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请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中间层面的教育的武术也受到了国外武技的挑战。处理好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的关系,使其和谐共生,才能使武术最终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54.
武术传播对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武术传播对象的特点、类型、权利、心理、反馈等相关理论。针对武术传播对象的需要、动机、态度、心理效应等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对待武术传播对象的反馈,提出了相应的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55.
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的武术传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传播武术的方式方法,并对两者的相同和相似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对现代竞技武术和民闻各个拳种流派的传播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6.
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古代、近代、现代的武术国际传播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了未来武术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武术·奥运会·国际化-2003年首届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武术积极申请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武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于2003年8月21~24日,在上海体育学院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58.
以往体育学界未能充分认识并具体分析政府及其衍生机构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机制中的引导,所提协同机制操作性不强,不能充分揭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症结。针对这些问题,受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特(Fredrick Barth)的文化转换“生成”过程论的启发,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引导性协同机制的生成过程开展个案研究,以弥补学界当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机制研究及其建构过程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Y寨苗拳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个案。在翔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概念、德勒兹的“生成”思想来剖析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中个体与组织、机构间的协同机制生成过程。该研究个案表明:州武协、市文广局、镇政府作为核心行动者之一,对苗拳师、村民实施行动意图、目标、路径上的转换,形成一种引导性协同机制,使武术文化旅游成为苗拳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可选路径。他们在交往的基础上,就武术文化旅游的筹备反复协商,凸显了政府对苗拳传承在人员、政策、活动、物质等层面的引导,生成了苗拳师与其他村民、镇政府、州武协、市文广局的多维联结关系,生成一种基于利益相互嵌合的、具有引导性协同机制效能的行动者网络,使武术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可能。通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导性协同机制生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症结问题,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及其衍生机构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机制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具体的引导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59.
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日本武道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促进日本国家形象的构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以日本柔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为主要内容探究日本武道塑造日本国家形象的成功经验,为武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奠定基础。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简化技术体现中国勇于创新的国家形象;突出文化内涵展现中国文化吸引力;改革武术积极挺进奥运会,展现民族体育竞争力。  相似文献   
60.
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互动与优化组合,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学习模式,已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因此应当加强重视。本文将对互动学习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如何有效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