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72.
标准化问题和战略问题均为发展问题,本文以标准化学科为视角,以战略学方法论为基础,对武术标准化发展进行战略分析,认为推进武术标准化工作应具有标准化思维,借鉴战略学范式,融入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体系,形成具有宏观性、指导性的战略对策。具体而言,武术标准化发展战略具有世界性、唯一性与动态性特性,可分步骤实施追随者、参与者及主导...  相似文献   
73.
中国武术的“标准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准化”在我国最早存在于经济领域,体育领域的标准化以1989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为标志。当前,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武术段位制和竞技武术方面。2009年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为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等多重属性的中国武术提供了标准化发展的战略依据。“标准化”将是武术普及和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为了更好地备战第13届亚运会散打比赛,首次对训练监控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三位一体的监控模式是有效的;从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心理、生理、生化、技术、膳食营养等方面监控训练过程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75.
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文化学、传播学为基础,论证了武术文化传播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的规律性特征及其合理性。概括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播的“软力量”与民族凝聚力功能。对“发现传统”的文化自觉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与“活态”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76.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吴彬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北体求学、社会习武、北京武术队建队、传统武术与运动员训练、武术兴趣培养和优秀运动员培养、举办国际套路培训班、报方案“解禁”散打、从影经历、组织大型武术活动、武术入奥与科研、国外教学与交流、武术进入中小学会议、全国武术比赛规则讨论、获优秀教练员和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历、武术人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77.
运用文化学、武术学以及传统哲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剖析中国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文思维是主导,具有动态性、整体性、直觉性、关联性、模糊性、随机性、内倾性、历史性、中庸性等九大特性,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以不隔主义为内驱力。面对现代文明,在中国传统武术人文思维的现代化转型中,不隔主义和人本主义不可变,九大特性衍生出的文化现象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因而必须适当融入逻辑思维,突破已有认知结构;正确理解中庸特性,全面追求恰到好处;走标准化传播之路,减少传统与现代的抵牾,更有效、更充分地传播传统武术优秀特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多年来重大比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备战工作的总结,对散打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与评定方法进行梳理,以期更好地从科研角度为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与保障。方法:以国家队、上海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2004年-2008年主要训练阶段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生理生化监控。结果:1、生理测试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2、不同生化指标在反映运动员机体物质代谢情况时存在敏感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结论:1、实验室测试应结合运动员专项进行,选择合适的指标与测试方法,才能更好地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与专项能力。2、根据测试目的选用合适的指标,结合运动员实验室测试、主观感觉、客观检查及表现等,并对运动员进行纵向比较与综合评定,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在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文化与教育价值需要得到认识与提升。发展传统武术的重点是保护武术传人、发展武术教育、重视农村武术、进行数字化传承,并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0.
<正>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有力保障,素质教育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