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1.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究其原因:新科技革命是原动力,生产力革命起着决定性影响,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强大动力,借鉴社会主义经验是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外部条件.新变化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上好第一堂课、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加强教学针对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这四个方面去探讨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其它经济政策无可替代的作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既要立足于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符合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实现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目标,需要处理好文化产业政策主体、文化产业政策客体、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问题,指出:实践动力是基础,创新动力是条件,价值动力是核心,三大动力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深思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文章指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科学途径可概括为:一个保证、一个前提、一个动力、一个促进、两个手段、一个关键,强调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意义丰富而深远。  相似文献   
1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大亮点和创新;"继续解放思想"是党的十七大主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隶;用"新型工业化"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是池州市解决农业问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深谙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发展,以一种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网络媒介素养,即正确理解并建设性享用网络资源的素质和修养,尤其是网络信息评估力、网络媒介参与力和网络学习发展力等三大核心能力。面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处于自发状态的现实,必须综合学校—家庭—社会三重途径,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进阶式网络媒介素养的立体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状况并不乐观。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出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须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强化责任意识、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