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武术这一文化载体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所有文化因子,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特征和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认同的重要符号.通过阐述武术的哲学理念,论证哲学视角下武术传统传承重视其内涵和价值观的内在教化,崇尚“内外兼修,重在内”的人格内化,而武术现代传承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注重健身理念,相对弱化武术的内在教化功能.武术传统传承的本质就是通过身体动作的反复体悟,达到人格的修炼和文化精神的弘扬.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面对全球化、现代化提出的挑战,是坚守传统还是摈弃传统,使得武术传承处于难以割舍和选择的尴尬境遇.本文坚持,发展既要坚守传统,又要顺应时代而创新,坚持两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12.
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任职教育主体地位初步确立,特色发展成为任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特色任职教育建设,要科学构建内容体系和目标特征,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3.
闫民  杨浩  卢峰 《继续教育》2013,(5):54-56
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实行分离之后,任职教育向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初级任职培训军事基础教学也应突出军兵种特色需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需求定位不准、教学能力欠缺、内在驱动不足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制定出长远清晰的发展策略,军事基础教学改革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闫民 《教师》2013,(33):51-51
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快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应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为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体育语境下,传统武术以格斗竞技的方式,在央视武林大会与WMA平台对其格斗竞技能力进行自证。将写意式的技击用于赛事规则下的真打实斗,更多的是传统武术格斗竞技的实践与祛魅,同时,低于预期的赛事表现颇受质疑。传统武术与其在格斗竞技实践中祛魅,在痛苦的范式转换中迷失,不如回归传统,固守传统的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教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新时期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加强和完善"体教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竞赛制度,转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重心,才能保证"体教结合"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7.
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全球化视角,针对学校武术的教材内容单调呆板化、专职教师缺乏、体育化模式等现状,提出了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反思当今青少年的文化心理倾向,着重阐述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以突出民族性、强调德育教育、传承民族精神为重点;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就是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闫民 《体育科学》2015,(2):90-95
某时代的哲学理念集中反映这一时代文化精神,一定时代的文化精神又是对哲学的最好诠释。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与八卦掌、形意拳被称为传统武术的代表,无论是创拳思想、拳理、拳法以及传承机制,都印证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子,坚守"身心二元合一"、注重"内外兼修"身体观,动作方法的运用体现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明显区别于西方哲学"身心背离"的二元身体观。太极拳凭借身体的"体悟"和"习悟",达到身心一统、内外兼修的目的。基于传统身体观视野认为,太极拳运动立足于客观的身体、通过客观身体沟通自然、社会和自身、注重客观身与主观身的高度合一、从身体实践中感悟人生、关爱生命价值的身体行为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身心合一观相吻合,与儒家倡导的修身、道家养生的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武术文化中体现的主体性思维及武术理论中存在的主体性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归纳出武术理论中的主体性思维因素,提出武术主体性思维的表现类型;其次,对武术在劲、套路动作和武术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主体性表现进行剖析;最后,从武术动作命名、动作劲力运用、动作方法解释、健身理念、传承原则、功夫境界等方面呈现的主体性思维特征予以具体阐释。文章认为,浸润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武术文化,从动作编排,到动作含义的阐释,再到功夫的修炼,均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之江对武术的贡献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江是西北军系统的高级将领,他一生倡导武术。他曾经创办中央国术馆,举办国术国考,建立"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提议并组织三次武术出访,从而大大提升了武术的社会地位,促进了武术竞技的发展,并把武术纳入教育系统,而且拉开了武术走向世界的序幕。其国术思想使武术在失去军事发展重心时另辟蹊径,使武术从以军事技术和民间技击术为主的运动向近代体育方向转型,其国术思想对于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