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21.
通过对武汉市所有高校目前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很多问题;课程缺乏完整的体系、课程的实践指导性和互动性差、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活动宣讲不够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相关的数据,并从政府、学校、学生三个方面对武汉高校创业课程建设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2.
新课改理念下,魅力教师的形象,既有仰之弥高,师之弥虔的道德魅力,又有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才华魅力;既有思想活跃、睿智深邃的思想魅力,又有妙语于天下的语言魅力,还有耐人寻味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3.
陈姗姗 《考试周刊》2012,(54):23-24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话语分析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根据话轮转换理论,以美国著名肥皂剧《绝望主妇》中所出现的跨代冲突性对话为语料.对美国长辈与晚辈之间冲突性话语的话轮转换方式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话轮索求策略和话轮放弃方式的分析。总结出美国跨代间冲突话语的话轮转换方式的特点,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4.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背景下,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中国文化的缺位,这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本文从教材、考评体系以及大学英语教师三个角度剖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认为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的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全面、理性的文化观,在未来国际交往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5.
舞台表演是一种涉及到不同层面的艺术实践活动,在艺术专业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舞台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调查和日常的观察,发现在舞台表演实践时,音乐会形式的演出与文艺晚会活动上的表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6.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成婚年龄普遍较早,社会各阶层盛行早婚之风。探其原因,应与当时社会的人口数量、人的寿命、世家大族的宗法观念以及少数民族的早婚习俗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为理念,开发出一套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这套标准提出了称为"JF Can-do"的日语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笔者将Can-do模式应用在了课堂教学实践中,改革了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营造了新的教学环境,建立起了有效的系统性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28.
陈姗姗 《现代语文》2009,(6):155-156
传记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写法上是写实还是虚构一直是专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传记文学受各方面的影响,虽是依据历史所写,但不可避免的有虚构的成分。  相似文献   
29.
陈姗姗  孙祥飞 《科教文汇》2008,(17):205-205
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预示了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用户已经不会再满足于传统媒体的单一获取方式和表现手段,他们的需求在不断的膨胀中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调查和意欲探讨的正是网络信息环境中用户如何获取信息、获取怎样的信息以及如何更便捷地达到信息需求目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对其课程思政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本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思政智慧版)》为抓手,通过深挖教材寻找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讨论了PIER模式在视听说课程思政育人中的应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应当以教材为切入点,PIER模式实现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浑然天成,使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收获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