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加之高校扩招盛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激发了大学生们自主创业的热情。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本身还有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实际。“解决问题”随着教材的逐步更新赋予了新的内容,因此有了更多的内涵。它是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最好体现,所以成了数学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统媒体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也将网络看成了一个有效的舆论工具。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网络舆论有时呈现无序状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社会负面问题。认真分析我国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寻求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对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防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人防规范颁布实施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防工程开工建设。提高人防工程的通风性,改善人防工程内部空间的空气质量,在人防工程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做好人防工程通风优化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应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邓胜华  梅昀  陈曲  黎孔清  张信者 《资源科学》2010,32(9):1746-1751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可想而知,能否节约集约用地对理性增长下的城市建设用地 扩张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①城市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包括由国民经济宏观总量部分和国民经济总消费部分组合的经 济发展维度、由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综合的人口增长维度、由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集成的城市化发展维 度以及其他因素维度。内因划分为公共用地和商住工用地;②商住工用地扩张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 方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是其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共用地扩张主要由其他因素驱动;③不同阶段、 不同时期,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内因与外因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各有侧重,这要求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需抓 主要矛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是指导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本文从合作原则入手,分析美国电视情景剧《美女上错身》(第一季)中的部分幽默对白,以实例说明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幽默效果。结果表明,说话人如果违反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之一,就会带来一定的会话含义,幽默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陈曲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6):178-180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总体评述,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性的高级精神活动,它包括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与灵感(顿悟)思维四种。把这四种方式运用到钢琴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在提高学生钢琴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19.
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力求探索并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内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思品课标》)和台湾《公民与道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85课标》)的比较研究,明确二者在制定背景、内容框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海峡两岸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在求同存异中相互理解、相互借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