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分析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得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应以提升研究生适应某类体育职业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重参与、重实践为根本。  相似文献   
32.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以广西灵川县民政局为试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民政医疗救助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两种医疗救助模式,其中的医院救助模式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系统和“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以及医院收费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在定点医院实时直接结算,解决了传统救助模式中存在的困难群众就医无钱垫付等问题。首先介绍了民政医疗救助模式的设计思想,然后给出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详细描述了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点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安全以及民政数据和医院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33.
采用文献资料法,立足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以我国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为研究对象,总结并反思了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与不足,在分析该类组织培育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培育与发展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策略,力求充分发挥出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在社会体育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的思路包括,在培育方面,要从基础发展到战略高度,从平台搭建到政策导向,从扶持关系到合作关系,从制度设计到多方监督;在发展上,扩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规模,提升社会体育服务组织能力建设,规范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运作,建设职业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34.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确保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套多因素、多结构的复杂系统,它以结合实际与深入实际操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发展研究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及职业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践行各种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实习、实训与参与职业资格培训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5.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阐述了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明确了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探索了建设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院校术科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艺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更多从业者开始投身武术艺术作品的创作,并由此催生了对武术指导、编排及演艺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演(武术)专业因应而生。以上海体育学院新成立的表演(武术)专业的专业建设探索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解决思路上提出一些意见。研究认为:1)表演(武术)作为跨领域、跨方向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表演(武术)专业融合了武术与表演两个母学科建设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使自己从宏观上结合了二者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特点,从微观上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武术功底与表演能力的多方面复合人才;而另一方面,因为表演(武术)专业在能力体系上存在多方向性,建设过程中又存在背景交叉、内容交叉、学科交叉等现实问题,令其在设立至今的几年间尚未从学科层次上寻得本专业存在的学术本源。2)表演(武术)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进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是文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脱节,提出表演(武术)专业未来学科建设应以“师资力量”为基础、“体系建设”为保障、“生源接收”为动力、“源于技术,融于艺术”的武术美探索为内涵的多层次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未来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武术影像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现代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7.
体育社团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外力扶持,更需要自身运作能力的提升,了解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现状并提出开发路径,对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作为西北五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本课题研究选取的调研对象之一,因此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西安市体育社团社会资本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到我国西部地区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策略,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研究发现,西安市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不足有:体育社团思想上还存在着等待政府扶持的意识,主动性不够;体育社团经费紧张,缺少活动场地、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政府向体育社团购买公共服务尚未施行;省市县体育社团协同机制不畅.提出西安市体育社团开发路径:体育社团需要解放思想、主动出击;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走规范化发展之路;结合西安地域和文化特色开发品牌赛事;利用自身优势多途径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38.
通过详实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学界对传统体育养生机理的认知,从生理、心理两个层面分析中国苗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结果认为:苗族传统体育养生与其它体育养生相比,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独特之处.苗族传统体育养生在强身健体方面有其特殊的人类学解释,而在心理层面也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期望通过研究增进苗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而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治理与体育治理概念进行梳理,探讨体育治理主体的结构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政府部门力不从心,导致体育资源调节失序;市场企业力浅待育,导致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社会组织力弱难济,导致体育资源调动失能,是体育治理体系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重构体育政府权能,为多元主体腾挪空间;有序体育市场参与,为多元主体重塑关系;扶持体育社会力量,为多元主体建立格局,从而发挥体育资源配置的最佳效应,最终形成多元共治的体育善治格局。充分调动多元力量参与体育治理,从而形成横纵向网络模式,使体育治理在目标差异、责权划分、利益分配中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和参与的共治局面,为体育治理良性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0.
健美操竞赛是引导健美操运动发展的指南针。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得出健美操竞赛的发展将形成以健身为基础,以竞技为本、以提高观赏性为发展目标的新动向。管理高层的职能变动、竞赛资源的开发需求、规则的频繁修订,以及人文关怀的强烈要求,是促进健美操竞赛回归健身性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