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对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情况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该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概念模式,为其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来探究其传承问题,得出教育是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3.
云南水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水族聚居区富源县古敢乡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远离聚居区后的古敢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多民族共有的体育项目,而水族聚居区一些特有的体育项目已消失,现存更多的体育项目倾向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融合,同时,古敢水族还创造了自己特有的体育项目,如"吞口舞".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融合后的一些体育项目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  相似文献   
34.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水族"端节"赛马活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这项古老而又奇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水族山寨的生存状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全民性依旧,娱乐性减弱,竞技性增强,组织化提高.这些变化都是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化调适过程,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生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5.
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教育观察、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改革与发展对策,为深化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肖渊实在《云南省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现状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及的"水五寨"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发现云南水族传统体育发生了很多变化,并不是文本记载的那样很少变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贵州水族聚居区一些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水族主要居住区已消失;云南水族现存的体育项目倾向于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融合,且多数现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面临消失。  相似文献   
37.
采用文献资料、教育观察、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改革与发展对策,为深化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顾晓艳 《体育科学》2004,24(11):62-64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水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积累起来的。它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水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显示了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和整理,努力保持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使其优秀的文化成分得以保持和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9.
新体育运动项目是一大类具有相似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群体 ,它区别于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近代体育运动项目 (田径、体操、球类、举重等 ) ,在许多方面有着新的目标和特点 ,是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和社会发展急切需要下的产物 ,在我国将会有大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0.
用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大部分指标明显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身体素质的大部分指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汉、布依、苗3个民族间大学生体质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