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体育教师的注意义务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及举证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体育教师注意义务的界定、法理依据、内容、标准及违反的认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教师是经过至少四年体育教育专业并且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体育教师注意义务的标准应当是“合理人”的标准—专家标准.同时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以学生的民事行为能力来确定体育教师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22.
构建完善的文化育人模式,增强育人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是高校保证办学质量和优化人才培养工程的必备条件,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23.
李白与剡溪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忘情高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中的剡溪即今浙东曹娥江的上游。剡溪流经之地古称剡中,风光秀异,享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李白与剡溪有不解之缘,他一生曾四次入剡,留下了大量吟咏剡溪的佳作。开元十四年(726)秋天,26岁的李白意气风发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西蜀,吟唱着“此行不  相似文献   
24.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分化的逐渐深入,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不断消解,农村外出流动人员已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等的高度关注,而对其中占主体的特殊群体一农民工的关注尤为集中,而本文以话语群作为研究分析的理论工具,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融入和农村回归中的思想行为变迁做出探索性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探讨。  相似文献   
25.
体育竞赛表演的法律保护一直是饱受争议的问题。从洛克的劳动理论、经济激励理论的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表演的必要性;认为体育舞蹈、武术、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健美操等体育项目受著作权法保护完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所创造的奇幻梦境,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对其主旨的理解,最具权威性的一种是语文教材和教参的观点: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诗中“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两句,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作者  相似文献   
2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定位救生圈,包括圈体,圈体上设有定位装置和动力装置,定位装置连接于单片机输入端,单片机输出端与动力装置相连。发现有人落水时,将自主定位救生圈扔向水中,救生圈的定位装置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受害者所在的位置,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动力装置运转,从而救生圈能够驶向受害者,受害者抱着救生圈,从而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28.
在科学技术发展成全面的技术统治,从而开始了“忘却存在”的世界黑暗时期,即开始了尼采预料到的虚无主义之时,难道我们就可以目送傍晚夕阳的最后余辉——而不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的最初晨曦吗?——伽达默尔  相似文献   
29.
高校体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智力成果经济效益实现的一种方式。在产业化过程中,高校与体育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面临湮没和流失的种种危险,必须从政府、高校和体育科研人员三方入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30.
被王国维先生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历来受人重视。关于窦娥形象,论者多倾向于她悲惨的命运,善良的心灵,抗争的性格。因此在教学中,大都突出强调窦娥的反抗精神,认为反抗是窦娥性格的根本特征。更有甚者,认为窦娥寄寓了作者的反抗意识,关汉卿借窦娥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于是窦娥俨然成为反封建的斗士。笔者认为,仅就第三折而言,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愤恨不平亦无不可,但如果统而论之,说窦娥的性格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则是言过其实。窦娥的指天斥地和三桩誓愿,与作者的反抗精神,事实上仅是一种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