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正>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2)项明确规定: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所谓智力活动规则及方法,在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的解释是: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论、分析和  相似文献   
12.
马敬 《科教文汇》2011,(7):177-178
本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规范辅导员谈心工作的“六项谈心”机制的设想.并阐述了该项工作机制的内涵和工作思路。通过对该项机制调整的工作内容的概述进一步明确该项谈话机制的时效性和可执行性。最后,为了保证该项谈话机制长期有效地运行.本文提出了“六项谈心”机制运行的“三大原则.四项注意”。  相似文献   
13.
马敬 《青海教育》2005,(7):89-9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到过几个公社,作“喇叭配接”的专题辅导,效果还好.现在把这个专题的部分内容提出来,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一、配接喇叭的本质是什么?喇叭和扩音机的配接是否恰当,是正确使用扩音机的关键.如果配接不当,就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一种是配接负载太轻,容易击穿输出变压器或烧坏喇叭;一种是配接负载过重,会使音量减小和严重失真,甚至损坏扩音机.我认为,物理教师应该知道上述现象的实质.“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下面试通过理论推导来揭示喇叭配接的本质.正确配接喇叭的主要目的是使扩音机的输出功率最大而失真最小.我们知道,相同的电源,当外电路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与此类似,在等压条件下,负载阻抗与扩音机功放管的内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设ε代表电源电动势,R_i代表电源内电  相似文献   
15.
高三历史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单元基础学习之后,进入到第二学期的冲刺复习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综合复习阶段。综合复习中的重点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构建专题知识体系优化历史思维由于现今的文科综合只是表面上的综合,真正的综合是学科内的综合。所以,在综合学习时,应突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一小"已经近两年的时间了. 我抓住每一次做课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一次备课,我都要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查找大量有关的资料再进行筛选,设计课件.我把每一次试讲都当作是真正比赛那样认真对待,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2005年5月,我参加了学校"春华杯课堂教学评优"获一等奖;11月,我代表海淀区参加了"北京市课程改革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获一等奖,之后,又在其他学区和区教研活动中做展示课.  相似文献   
17.
两年来,我校学生在省、市、县数学物理竞赛和科技制作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涌现出一批有科学发明创造能力的苗子。例如在广东省第二届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中,我校学生荣获四项奖励: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三人。其中伍伟东同学的小论文《X~3_1+X~3_2+X~3_3+X~3_4=○的整数解的必要条件》是个世界难题,伍伟东同学能找出每组解的代数和等于6,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又如去年全国举行物理竞赛,我校四  相似文献   
18.
马敬 《青海教育》2006,(11):51-5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基础课,涉及内容多。知识面广。因课程设置时间短,很容易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厌,一丢就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乡在哈密,这里盛产哈密瓜。据说哈密瓜以前还是送给皇上的贡品呢。哈密瓜的品种很多,有一包蜜、金皇后、红心脆、黑眉毛等。哈  相似文献   
20.
一、液面升高高度△h的问题. 1.在圆柱形容器中,物体浸入液体后漂浮为了分析问题,我们把物体分成三部分体积(V1、V2、V3).其中V1这部分挤走了同体积的液体,而这部分液体流到了物体的两侧(如图1画斜线处). 则V1=V斜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