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纲 《华章》2011,(12)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培养模式,通过强化教学实践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对接,可以有效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本文在产学研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就动漫专业产学研实践积累,浅议产学研组织形态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由1981年创刊的《教学研究》和1983年改版的《天水师专学报》发展而来,至2008年《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已经出刊100期。为了发扬成绩,总结经验,继续提高办刊质量,2008年11月22日上午,在天水师范学院行政楼3楼大会议室举办了《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百期刊庆暨高校学报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23.
马纲 《学周刊C版》2014,(12):210-210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现在普遍推行的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组建工作特别关键.尤其是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如何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小组评价是学习小组建设的重点.为此,笔者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现在普遍推行的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组建工作特别关键。尤其是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如何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小组评价是学习小组建设的重点。为此,笔者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陇东南地区位于世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分界线的秦岭西端,属我国华北、华中、蒙新、青藏四大动物地理分布区的交汇地带,鱼类资源比较丰富。有鱼类82种,隶属于56属12科6目。其中野生鱼类72种。渭河水系有19种,嘉陵江水系有44种,两大水系鱼类相似性指数为30.51%,区系构成非常复杂。通过对陇东南地区鱼类的地理分布及有关分布情况的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了陇东南地区鱼类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6.
马纲 《考试周刊》2012,(90):167-16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进城农民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却成为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盲区”。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解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天水地区鸟类资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对天水地区鸟类资源做了统计,全区现有鸟类208种,隶属111属38科15目,占甘肃鸟类总种数的40.95%,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6.15%;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0种(其中Ⅰ级4种,Ⅱ级26种).天水地区鸟类资源的特点是:物种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生态类型多样;珍稀种类多.最后,就保护鸟类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8.
甘肃省湿地鸟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甘肃省的湿地鸟类共130种及亚种,隶属于9目19科58属,占甘肃省鸟类总种数的约23%.根据对86种繁殖鸟的研究分析:古北界种类有56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 有6种及亚种,其余24种为广布种.在这些鸟类中,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分别有 4种和 6种。  相似文献   
29.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左右。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在我国交汇、我国未遭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是形成我国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受危动物中,我国受危的兽类有128种,占我国兽类的25.6%;鸟类183种,占我国鸟类的14.6%;爬行类96种,占我国爬行类的24.6%;两栖类29种,占我国两栖类的10.4%,对野生动物的过度的捕猎和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是造成我国野生动物受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通过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法律保护等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0.
生物电活动是生命的本质现象之一。从18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 Galvani 发现生物电现象到20世纪Hodgkin 提出离子学说,对生物电现象的研究是在研究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性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生物电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某些带电离子在细胞膜两侧不均衡分布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