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6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中外长篇小说家创作风格千姿百态。本论文就中西纵横数百年的长篇小说家创作风格进行比较,以探求蕴含其中的异同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32.
贵州新时期小说是高原生命历史积淀的结果。一场暴风雨过后.高原的阳光格外辉煌灿烂,强劲的东风从外面世界带来了春的讯息,于是一颗颗小说的种子破土而出。带着高原的古老和雄奇的泥土味,带着高原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痛饮着无边无际的风和阳光.在生命的喧嚣和愤怒中长成了一株株异彩纷呈的花树,小说在高原的呼唤中热闹了起来,在万山茫茫的检阅下,形成了三股奔腾咆哮的小说潮流  相似文献   
33.
如果你到过贵州西部,看到高原气势雄浑的万山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乌蒙山脉孕育出来的千山万壑,一座比一座粗犷沉雄,一座比一座气势磅礴,就象顶着蓝天,扛着太阳屹立的野性十足的高  相似文献   
34.
在我国当代文学的浩瀚天宇下,中篇小说的新潮在思辩的阳光下闪耀、骚动与喧嚣,传统的大堤崩裂了,急泻的河流鼓动着雪白的巴掌,勇气十足地对着平衡、常规冲击,千百条河流一下子从大地深处涌了出来,色彩斑斓地汇聚在一起,浩浩荡荡地流向世界文学的大海。在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作家笔下,文学不再是单调地折射生活的小小浪花,而把触角深入到人的更深的层次,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沉观照中提炼深刻的哲学意蕴,哲  相似文献   
35.
"一分为三"在哲学范畴内并非现在才提出来,作为万事万物不可缺少的规律性,古今中外哲学家已不同程度地论述过,研究它的规律性及其意义,是对人类生存哲学的一种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36.
要评价何士光与贾平凹这两个全国一流作家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生长在中国小说森林中的两株参天巨树,都枝叶茂密,虬枝苍劲,树冠入云,盘根错节地闪耀着浓烈的树脂味和不同层次的眩目色彩,仔细分辨,又各有其生命的韵味、风格、节奏和旋律感。他们都是以农村小说登上文坛的著名作家,都有过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又都先后从乡村迁  相似文献   
37.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景物、社会环境中风景、物体的描写。小说主要致力于塑造人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来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于人和自然交互发生作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就不仅仅是供读者赏心悦目的、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我省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3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小说界掀起了一场石破天惊的“造山”运动,这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万山雄峙负气争高的高原印象。在这小说沉凝厚重的高原里,到处是春潮汹涌,到处是生命的喧嚣,这里山花烂漫,那里异峰突起,热闹得令人惊喜和目眩。然而贵州仿佛有点冷落,小说的峰峦刚刚升腾起来便硬化苍白,  相似文献   
39.
六盘水是一片充满着希望和热情的土地。过去这里是古夜郎的属地,夜郎的文化深深地浸染着西部高原的这一隅,以致每一座山都显得格外粗犷、神秘和沉着。然而古夜郎的风雨和厚重的阳光过份苦涩,竟使六盘水在历史中出现一片文化的荒原,于是在兰闪闪的天宇下,荒原沉寂成灰白的岩石和野草,文学的种子只能星星点点地生长,在荒原中探出苍白的身子,象野荞花般地闪耀。在如烟如雾的喟叹和呼唤  相似文献   
40.
陈月枢文学创作是六盘水文学现象的又一景致。笔者对其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了分析比较,论述了其创作特色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