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364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分析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关键环节把关指导、过程管理等措施,保证大学生在创新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基本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12.
鲁兆周 《教育文汇》2014,(22):36-37
今年新学年开学这几天,一直忙着接待一年级新生,按说我这个当校长的该忙中有乐,可我却乐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的基本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所重视,小学生6到12岁年龄段是人接受知识最快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年龄,如何教授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教授的知识,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是现如今小学教师们在工作中的主要课题。教育应以德育为先,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教学这样一个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课堂中,更要高效、科学地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本文主要探讨设计教学的优势以及其中关于小学生品德教育的不断渗透。  相似文献   
114.
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应用加快了数字阅读的推广。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储备、云服务平台构建以及云服务在线虚拟人力资源三方面对高校数字阅读推广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新型云阅读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移动数字阅读推广策略,包括塑造移动数字阅读品牌、为读者提供规范化和长期的阅读推荐、实现移动网络互动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推进云服务下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5.
116.
以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对反馈数据进行等级相关处理为主要研究方法,论述了学习体操动作技术的困难与学生所从事的专项练习之间的关系、“特形生”学习体操技术的障碍、“特形生”学习体操技术的态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7.
叙述了AUTHOWARE课件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了该课件在运行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8.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从小学跨入中学,这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对于我来说,面对新一届学生,就像分到了新一块田地,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来获得可喜的丰收。为了尽快了解他们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要求新生们每人每天写一篇日记。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每天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一篇习作,字数不限,哪怕是一句话也行,但是必须坚持每天写,而且要交给老师,每一篇我都会批改并返回他们。有不少同学语句别具一格,选材于平淡中见新奇,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学生在习作中流露出的…  相似文献   
119.
对高等职业院校试行计划学分制的探讨中州大学鲁琢玉我国高等院校中试行学分制从1978年开始,经过1979年、1983年、1985年三次试行学分制的高潮,已逐步得到推广,目前大多数重点院校都试行了学分制。一些试行较早的高校对学分制已开始从理论方面作深入的...  相似文献   
120.
比义辨析     
古人对比的阐述概括来看,比的特点大约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借彼物以言此物。郑众的说法可作代表。宋朱熹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与郑众的说法相同。彼物今人所谓喻体;此物,今人所谓本体。以一物之形象的特点来形容另一物,就是以物比物。通过比喻,使本体意象特征鲜明而具体表现出来。其二,彼物此物相类,喻体本体必定分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事物,但彼此又有某点类似之处,故能借彼而喻此,这就是所谓“喻类之言”的含义。刘勰分取类为两类,一是取貌相类也,称“拟于貌”;一是取义相类者,称“比义”之比不重两者外在相似与否,而取意义相类之处。比义之比可以寄讽谕于诗内,正如钟嵘的“因物喻志”说法。不过,刘勰的“比义”,并未将这一类归入其中,这是应注意的。其三,借物以言意。借彼物喻此物,其相类处正是诗人欲言之意,刘勰称作“附理”或“附意”,与今之所谓喻意相同。“理”非义理之理,即讽谕之意,凡比者都有附意于其中。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古人对比的分析不仅内涵清楚,而且颇为详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