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探讨力竭性运动对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让20名业余训练的体育系男大学生在功率自行车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运动至精疲力竭。在运动前、后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四磺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血清T3含量从2.40±0.27nmol/L上升至2.59±0.34nmol/L(P<0.01);血清FT4含量从13.15±3.08pmol/L上升至15.22±2.60pmol/L(P<0.05);TSH从0.86±0.26mIU/L下降至0.56±0.30mIU/L(P<0.01):T4和FT3的含量基本不变。实验表明:急性力竭性运动对垂体──甲状腺轴有一定的影响,可促进甲状腺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血管系统调节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了研究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调节肽分泌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鼠进行为期 8周的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 ,并测定血浆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结果发现 :① 1h的运动训练可使血浆NPY含量显著下降 ,NPY/CGRP有下降趋势。降低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抑制NPY的分泌。② 2h训练组血浆NP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 ,血浆CG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NPY/CG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动态观察血浆NPY和CGRP的含量对于在运动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医务监督、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力竭运动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以力竭运动为模型 ,观察了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四碘甲腺原氨酸 (T4)、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及心肌中T45′ -脱单碘酶 (T45′-DI)活性的变化。结果 :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T3水平显著升高 (P <0 . 0 1) ,T4水平无显著性改变 ,心肌中T45′ -DI活性显著升高 (P <0 . 0 1)。结论 :力竭运动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改变是造成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肾上腺髓质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生物学效应的血管活性多肽.综述了Adm的扩血管和降血压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Adm对心功能的影响、排钠利尿作用、与其它血管活性肽的关系等生物学效应及运动对一次急性运动对Adm含量变化的影响、运动训练对Adm含量变化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游泳运动方式,观察了大鼠90分钟运动后,耗竭运动后即刻和耗竭运动24小时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发现:90分钟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未见明显变化。而耗竭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含量显著下降,24小时皆基本恢复。结果揭示耗竭运动时,机体内源性自由基产生,抗氧化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和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是对我院40岁以上的老师188名(男132人,女56人)以及同年龄祖的我院和市邮电系统工人共142名(男85人,女57人)随机进行心电图普查。采用日本产EGG——6251型带电脑的心电图仪,对受检者作12个导联(肢体导联6个和心前导联V_l——V_e)自动式记录,同时进行有关病史等项目询问并记录。  相似文献   
18.
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12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监督下的太极拳运动锻炼,观察各组锻炼前、和8周锻炼后一次性安静空腹状态下,以及一次性运动后即刻空腹状态下血浆脂质、血糖(GLUK)、胰岛素(Ins)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InR)等指标的变化.血脂、血糖、胰岛素的测定用临床常规检验法,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用改良Gambhir法.结果(1)经过8周锻炼后,安静状态下前后对比甘油三酯(TG)、GLUK水平都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InR数目及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而Ins、TC、AplAl、ApoB水平未见显著变化;(2)锻炼8周结束时,一次性运动后即刻与当天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比较TC、ApoB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GLUK、InR数目和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Ins、TG、ApoAl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1)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改善脂代谢紊乱;(2)长期太极拳运动在维持正常的Ins分泌水平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糖代谢;(3)太极拳运动主要是通过改善Ins抵抗机制而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力竭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了支链氨基酸(BCAA)对血清和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酶的活性以及心肌中Ca2 ,Mg2 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可造成大鼠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升高,心肌中Ca2 含量也显著升高,Mg2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BCAA 可使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中Ca2 含量显著下降。提示,BCAA 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LDH,GOT,CK,α-HBDH 等酶的活力显著升高和心肌中钙超载。说明BCAA 有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损伤和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髓鞘内不同浓度甘丙肽拮抗剂对屈肌运动的相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脊髓中不同剂量甘丙肽拮抗剂M35和M40对甘丙肽抑制屈肌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电刺激小腿腹神经引起小腿屈肌收缩时 ,观察髓鞘内联合注入甘丙肽和不同浓度拮抗剂时屈肌张力的改变。结果注入0 0 1、 0 0 3及 0 1μmol/LM35时 ,0 1μmol/L甘丙肽对屈肌张力抑制率从 - 2 9 2 %改变至± 15 1%、 - 2 5 %及 -17 8% ;但 1及 3μmol/L的M35使甘丙肽抑制率分别增强至 - 5 1 9%及 - 6 5 6 %。而给于 0 0 1及 0 0 3μmol/LM40时 ,甘丙肽抑制率增至 - 5 6 7%及 - 41 6 % ,0 3、 1及 3μmol/LM40使甘丙肽抑制率分别改变为 - 6 8%、 +12 2 %及 +30 4%。结论 低浓度M35为甘丙肽拮抗剂 ,高浓度M35有甘丙肽激动剂作用 ;低浓度M40为甘丙肽激动剂 ,高浓度M40有甘丙太拮抗剂效应。脊髓神经元可能存在不同甘丙肽亚型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