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选择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水利工程以运输为最初目的的是  相似文献   
22.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和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漠视安全和质量,是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的犯罪。在项目管理和具体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执行力建设。将安全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一直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干部职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上海活跃着一个以蒋维乔等“阳湖耆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充满内忧外患的困难条件下,凭借满腔的爱国热忱,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既面对现实,又放眼未来,积极宣传新思潮、新知识、新理论,为我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根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到4.5万所,在校生573万人。其中民办中学950所,在校学生 27.3万人,与全国 17000所中等职业学校1100多万在校生相比,这组数字并不大,但如果看它的增长  相似文献   
25.
刘永福  黄建民 《科技风》2023,(36):131-133
无人机应用技术是高职新兴的一门专业,该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数基于地域职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因高职和本科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高职大部分无人机课程不能直接从本科院校移植,同时因为地域经济差异也导致高职院校间课程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飞行控制系统”课程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只有本校开设,并且服务于珠三角地区无人机制造业,因此课程内容需全新构建。本文依据珠三角地区无人机产业人才需求,基于项目导向全新构建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飞行控制系统”课程。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4 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高水平 背越式男子跳高运动员越来越重视起跳的速度,重心在起跳阶段缓冲不明显,腾起角度有减小的趋势;在起跳阶段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腿 的缓冲幅度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髋、膝、踝3 个关节的缓冲技术同起跳质量和运动员的伤病有很大联系;上下肢摆动的协调配合可以帮助运动 员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建议教练员重视上下肢摆动比例的训练。  相似文献   
2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四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三个:1)助跑速度在倒第一步阶段下降幅度较大;2)倒三步的步长比例不够合理,倒一步的步长过小;3)膝关节在倒一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蹬伸幅度需要加大。  相似文献   
28.
以恽敬、张惠言为首的阳湖派,是清代著名的散文流派之一。关于阳湖派,历来有桐城派的“对抗”或“旁支”的不同评价,其原因是阳湖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若即若离、微妙复杂。阳湖派代表了桐城派后继者中兼取别派、修正理论、以求发展的进步倾向,他们也为我国即将步入近代的传统文论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9.
一、实施背景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和创新之所在,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中等职业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可以说是一所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现有的软硬件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出深入探索,实施“鹰成长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助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0.
潇洒桐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桐庐人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桐庐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峰俊岭秀、洞奇石美,更有"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天目溪如碧玉飘带萦绕其间,处处胜迹.奇秀风景佳丽地,造就了无数历代名人,多少文人墨客以隐居此地为美事,汉代高风亮节的严子陵、唐代状元施肩吾等在此留下千古绝唱便是例子,从而又推动了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的孕育与发展.如此悠久的历史、清丽的山水、厚重的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当今迅疾发展的地域经济强势,这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财富,为我们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知历史的真实与质朴,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