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1792篇
科学研究   37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1篇
综合类   19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在高职教育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以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训环境为突破口,以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室(实训基地)建设为保障,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2.
针对"修后发表"的修改稿,从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审稿专家积极性、提高终审效率这3个方面,讨论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改稿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显示,对于涉及论文实质内容的修改稿,通过审稿专家再次审核,可以更好地保证论文和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3.
对安乐死立法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立法,是人类对待生命的正确的理性选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安乐死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立法并实施。而在我国,由于几千年传统的儒家化思想习俗的影响,安乐死立法阻力颇大。但无论从安乐死的道德伦理的角度。安乐死的医学伦理的角度,还是从安乐死的法理学分析看,安乐死立法,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对生命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生命的保护力度,不但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个人的进步或者退步,往往是在社会的“要挟”下的被动生存,或者是自然地生存,因为个人的生活与生存永远是原教旨主义的.个人为了不被社会“抛弃”或者“边缘化”,个人要么跟着社会的要求走,要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要么自然而然地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以技术为王道的时代,技术成为衡量人的杠杆.技术属于“文明”范畴,“做人”属于“文化”范畴,人不能完全逃避时代.从大的文明或者生活方式来说,中国社会处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初期,农耕文明以内在精神为核心,工业文明以外显物化为核心.在这个“文明”时代,质量成为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趋势,教师如何在“文化”与“文明”之间翻跟头,既是时代的话题,更是教师能不能吃这碗饭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5.
介绍利用相关技术对运动物体速度进行测量的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相关测速实验装置及其软件操作界面的介绍,进一步阐明“软件即仪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6.
在大学物理课教学过程中,“物理思维”、“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的兴趣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四种途径可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这四种途径分别是:(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3)根据物理课的特点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4)发挥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信任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来源。过去的记忆是产生美誉度的心理基础,美誉度是形成信任的前提。但美誉度不是信任,而仅是一种态度。要将这种态度转变为行动——信任,组织形象传播战略就必须以信任为导向。组织形象传播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可按时间维度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或策略,分别把吸引公众注意、增加熟悉度、满足公众需求作为阶段性重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就~(194-195)Pt,~(194—195)Hg核,在原子核的u(12/12)超对称性群下进行了能谱计算并与实验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核可能是N=7超多重态成员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29.
庄子的“吾丧我”涵盖工夫与本体两个层面,其含义是“唯丧我才能见道”,又是“见道后的自然解脱”。庄子“大木”的形象是丑的,但“大木”意象是美的,“大木”的本质是庄子对个体生死意义的独到领悟,又是一种超然而可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0.
依据对体育训练中常见急性损伤及其防治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造成急性损伤的原因,并对预防急性损伤的措施与手段作了的探索,力求减少急性损伤的发生,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