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449篇
科学研究   126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6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决当前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内容片面性和研究方法单一性、专业知识训练体系缺乏系统性、综合性,以及生师人数比过高等问题,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教学环节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新的模块式毕业设计运行模式,并给出了新模式的结构、实现方式和评价完善体系的构架。  相似文献   
92.
高校校史是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结合校史教育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优势。高校教育者必须在校史教育过程中把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校史教育的独特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3.
现代奥林匹克诞生于1896年的希腊,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将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向世人展示,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现代奥林匹克与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各自的特点、现代奥林匹克对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的借鉴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以便为构建我国体育新的价值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人化"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化”教育的主旨在于实现教育中人性的复归,使教育真正成为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享用人的活动。人本主人心理学和严重异化的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为“人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和实践的启示。实施“人化”道德教育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的“转化”观念;摒弃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德育模式;塑造平民化的自由人格;重新审视“德-得”关系,建立新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中国各大城市建筑的研究 ,指出了城市建筑发展的误区 ,警示规划师、建筑师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要求来体现中国或地域特点的建筑 ,特别要重视城市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本溪地区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利用本溪地区1990-1999年人口总数的统计资料,建立了本溪地区人口总数预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本溪地区人口总数预测的数学模型,验证了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所得到的预测结果是较为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7.
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句子:“N1 把 N2 V1 在 N3 V2 (N4)”。名词N2在深层语义结构上既是V1的受事,又是V2的施事;由介词“在”引导的介宾结构既是V1的处所元,同时又是V2的处所元,因而“N1 把 N2 V1 在 N3 V2 (N1)”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兼语句。对这种特殊句式进行结构分析时可采用双线索层次分析法,将该类句子中的两种兼属情况同时标示出来。  相似文献   
98.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构成、特点及网络信息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
传感器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及作用,阐述了传感器技术在现代生活与科学技术中的一些主要应用.分析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体现在: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和市场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生存压力等;机遇在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单位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有利于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化认同带来的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