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教育   2297篇
科学研究   350篇
体育   312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将创新教育引进课堂,须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性的教授,充分发挥教师“导师”的作用,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充分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92.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思想特征和传统。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中西文化中民族性格差异表现在各自的文化理念、文化习俗、伦理道德等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求同存异、避免冲突,敢于创新、融合共进。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在家务农和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在健身观念上的比对分析,发现流动和城市体验对农民的健身观念有着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高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实施双证式教学模式,将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证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编写教学大纲,以教考分离的方式来保障大纲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贯彻。  相似文献   
995.
论实验预习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实验预习的现象,从不进行实验预习产生的不良影响出发,说明实验预习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了提高预习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整合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案教学模式取得新进展,其实施包括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没有时空限制的小组学习、直观便捷的展示反馈、快捷准确的评价点拨四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师生交流更加便捷。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实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了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997.
科学与人文的健康融合是今后文理科发展的新趋势,人文、社会领域应广泛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不能舍弃人文取向,应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而科学领域应培养科研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肩负起社会责任,使科学朝向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98.
蔺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处于带有夹板岩条带的变质凝灰岩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基础渗流量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加固防渗处理措施及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方案。实验研究证明,采用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99.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运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在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中应注意重点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道德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00.
屈原人格论     
面对当代生命价值困惑的现实 ,探讨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古代贤人的生命观念和人格价值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原创角度分析解剖了屈原人格形成的内外因、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两位亡国之君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是屈原悲剧人生的历史背景 ,贵族的血统与政治责任感、文人的本质与浪漫激情是屈原人格的原动力 ,对生命的珍惜 ,留恋促使屈原选择宁死不屈的生命方式 ,也是悲剧中最感人、最令后世人深思的矛盾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