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教育   5755篇
科学研究   98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02篇
综合类   581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刘娟  安利萍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2):68-70,74
该文依据语言迁移理论和方言发音特点,探讨了内蒙古西部方言对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消极影响,并针对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提高本地学生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选取了某幼儿园小、中、大班各30名幼儿,将各年龄班的幼儿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三组进行游戏时玩具的数量不等,即分别为玩具数量多于、等于和少于小组人数。结果表明:小班、大班的幼儿都表现出当玩具数量少于人数时,幼儿做出分享行为的人数明显多于玩具数量等于和多于幼儿人数的情况。但中班幼儿面对不同数量玩具时的分享行为差异不显著。另外,当玩具数量等于人数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年级差异,大班幼儿做出分享行为的人数显著多于小班和中班幼儿。当玩具数量多于人数或少于人数时,不同年级幼儿的分享行为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的结论是:玩具数量是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之一,随着玩具数量的减少,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3.
基于IM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文章在分析IM的教学功能、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M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模式和基本模型,并通过QQ群进行网络教学实验,探讨了基于IM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城市是非农产品的生产地,因此城市人口比重与非农产品支出比重的提高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带动作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得到普遍共识。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李涵  王娟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7):271-274
为科学清晰地展现国内外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CNKI)与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文献来源,运用 CiteSpace V 软件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和关键词时区共现分析等方法绘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国内外学习共同体研究前沿包括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及实践共同体 3大主流方向。研究热点聚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教学、合作学习、情景学习、教学策略开发等理论。未来学习共同体将与深度学习、泛在学习、自组织等理论结合产生新的生长点,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网络学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白娟 《天津电大学报》2003,7(2):31-32,35
在无线通讯领域,蓝牙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蓝牙技术的起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蓝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8.
Pigeons were trained to match-to-sample with several new methodologies: a large number of stimuli, computer-drawn color picture stimuli, responses monitored by a computer touch screen, stimuli presented horizontally from the floor, and grain reinforcement delivered onto the picture stimuli. Following acquisition, matching-to-sample concept learning was assessed by transfer to novel stimuli on the first exposure to pairs of novel stimuli. One group (trial-unique), trained with 152 different pictures presented once daily, showed excellent transfer (80% correct). Transfer and baseline performances were equivalent, indicating that the matching-to-sample concept had been learned. A second group (2-stimulus), trained with only two different pictures, showed no evidence of transfer.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numbers of exemplars on previous failures to find concept learning in pige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ositive finding from this experiment on abstract concept learning and evolutionary cognitiv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09.
中学数学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整个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也就是学生能明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应把起妈的形式逻辑知识和辩证逻辑知识贯穿其中。以形式逻辑知识为主,兼顾一点辩证逻辑知识。通过逻辑思维的教学,使学生能深刻地提示概念、判断、推理的本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0.
Metacognitive variables influence students' learning from science texts.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abilities of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one of the areas of metacognition which has draw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The aims of the study are, in particular: (a) to know the extent to which comprehension is monitored by secondary science students as revealed by inconsistency detection in manipulated science texts, and (b) to identify the strategies used to regulate comprehension by the students who detect the inconsisten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knowing that one understands or fails to understand science texts could be as important a problem as understanding proper. Besides, some incorrect regulatory strategies used by students who notice the inconsistencies in the texts are identified. These could also have an annoying influence in the regulatory behavior of students when studying regular science tex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